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三、货币政策四、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五、经济政策的有限性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充分就业:首要目标2价格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3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目标一: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物价稳定就是避免或减少通货膨胀,但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为零。物价稳定是指整体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在任何一个经济社会中,由于各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物价不可能保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水平上,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或高或低的通货膨胀,因此,物价稳定并不意味着每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固定不变。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即产量或收入的增加,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实际年均GDP或年人均GDP增长率来衡量。国际收支平衡是指既无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国际收支盈余。从长期看,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无论是赤字还是盈余对一国经济的稳定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对其他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障碍。具体说来,若国际收支长期处于盈余状态,意味着本国利率较高,会减少国内消费与投资,使社会总需求减少,不利于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如果出现长期的国际收支赤字,必将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发生。从长期来看,这四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是相互促进的。经济增长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物质基础;物价稳定又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国内物价的稳定,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扩大本国的生产能力,加速本国经济的增长;充分就业本身就意味着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当然会促进本国经济的增长。但是,在短期中,从迄今为止的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来看,这几个目标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第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1作用机制:调节总需求2效果:扩张性政策:IS右移→Y↑(存在挤出效应)紧缩性政策:IS左移,Y下降3一般而言,LM曲线越平坦,财政效果越明显,或者说挤出效应越小。反之则反。二财政政策的基本构成1政府支出: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2政府收入:税收和公债①税收: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②公债: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公债三财政政策的运用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1、经济萧条时期,AD不足,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松政策),增加G,减少T,从而AD增大,就业扩大2、经济繁荣时期,AD旺盛,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紧政策),增加T、减少G,从而AD下降,通货膨胀消失。松政策自动稳定器自动稳定器五财政赤字与公债六财政政策的局限性。第三节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经济分析1影响机制:M→r→C、I→AD→Y2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来实现的。政策原则二银行体系1、中央银行(1)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2)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3)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监督其他银行2、商业银行(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2)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3)中间业务:代理结算三存款准备金制度1、准备金: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2、法定准备率: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银行存款创造再贴现率存款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六货币政策局限性(一)公众预期的影响利率下降、产生悲观预期→C、I不会显著增加(二)流动偏好的存在(萧条时期)致使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使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三)时滞的困扰:认识时滞影响时滞行动时滞第四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