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临床诊断(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临床诊断(完整版)资料.doc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临床诊断(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临床诊断(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3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33、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方法1――依附自定义函数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及临床诊断A.工资的最大值B.工资的最小值【答案】B执行结果是:___________。一、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主要有: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病变和其他原因等,下面分别予以介绍。1.心源性栓塞:最长见的原因是房颤导致心脏附壁血栓脱离,可以从主动脉弓顺血流到颈内动脉,最后堵塞脑部的某条动脉,造成梗死病灶。这种病灶面积往往比较大。若病人发病前有房颤,诊断心源性栓塞比较容易,若没有,可以通过入院后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Holter)检查来发现。然而超声心动不一定还能发现附壁血栓。近来一篇文献报道病前无房颤病史的患者,入院后第1天心电图正常,但此后连续多次的心电图监测还可能会发现潜在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诊断从非心源性栓塞而改为心源性栓塞,治疗也就从抗血小板改为抗凝。心脏附壁血栓如果较大,脱落后可能先嵌顿在颈内动脉,如果Willis环侧枝好,可以无症状或仅表现为TIA,最后该血栓碎片脱离到脑动脉,造成脑梗死。心源性栓塞在临床大概占10%~20%。2.大动脉粥样硬化:其病理为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低密度脂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高危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2021AHA/ASA二级预防指南建议:基于SPARCL研究证据,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或TlA的患者,即使无冠心病病史,也推荐强化降脂治疗,以降低脑卒中和心血管病风险。这部分缺血性脑卒中占40%~50%。3.小动脉病变:其病理是脂质透明样改变,高危因素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这类患者也需要他汀治疗。小血管病变至少有三种表现:腔隙性脑梗死、白质疏松(弥漫脑白质损害)和微小出血灶(磁共振梯度回旋-SWl证实),它们之间是相关的,但不是一个病。弥漫性脑白质损害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认知障碍、步态不稳、抑郁、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它可增加溶栓后出血的风险。脑白质病变可以不断加重,临床症状也会加重,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研究表明平稳的降压可能可以减慢其进展,他汀类和降低半胱氨酸对小血管病的治疗正在研究中。微小出血灶只有在梯度回旋磁共振上才能看见,微小出血灶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诸如溶栓、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虽然风险增加,溶栓及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更大,目前正在研究微小出血灶的数目是否会影响病人抗血小板治疗。需要抗凝治疗时,如果有微小出血灶,华法林治疗的INR值要控制得更加严格。另外,需要注意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时,一定要排除是否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大脑中动脉(MCA)粥样硬化斑块延伸或血栓形成如果堵塞了数支穿支动脉,可以造成大的基底节区孤立梗死灶;如果只堵塞了一条穿支,就是小的梗死。没有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者(已排除颈动脉粥样硬化和房颤),如果是穿支小动脉病变,会造成小梗死,但是如果穿支动脉先天发育不良,远端分支起源于同一主干,当闭塞发生在主干,则会造成大梗死。我们曾经研究了这样两组病例,结果发现基底节区孤立梗死灶在直径、面积和体积上均没有差别,所以不能根据基底节梗死面积大小确定是小血管或大血管病变。另外,MR比CT更敏感,能够识别新旧梗死灶及显示微小的皮层梗死灶,因此目前强调急性期梗死的患者应行MR检查,特别是DWI,对分析患者发病机制有意义。小血管病变占20%~30%。二、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识别1.寻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狭窄。颅内动脉的检查方法有CTA、MRA、DSA和TCD。主动脉弓斑块的检查可以通过经食道超声或高分辨磁共振。DSA是金标准,但有风险,通常不作为一线检查。MRA是无创的,颅内MRA无需增强,但是颈部MRA需要增强剂。CTA可以显示主动脉弓、颈动脉、颅内动脉病变,并可三维重建,但需要造影剂,且造影剂分布的多少可能影响某些分支血管的辨别;另外CTA的一个优点是可以看到椎动脉和颈椎之间的关系,能够观察到椎动脉在通过横突孔时是否受到牵拉和挤压;CTA另一个优点是还可以同时检查冠脉的病变。颈动脉超声快速,无创,可床边操作,便于动态随访,并能准确判断颈部血管狭窄或闭塞,但是较大程度依赖操作者的技术。TCD也是无创,快速的,可床旁操作,便于动态随访,可检测颅底Willis环的大部分血管,但是对操作者依赖性更强,其主要瓶颈是颞窗狭小或缺失,对后循环狭窄或闭塞评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低。此外,TCD只能诊断狭窄超过50%的动脉狭窄,TCD检测到的是血流速度,速度并不能代表量,只有在知道横截面的情况下才能计算量,因此,TCD检测到血流速度减慢不能诊断为脑供血不足。选择不同组合的诊断方案对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识别具有不同的意义,以下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