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血管检查和循环系统常见病体征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9.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诊断学血管检查和循环系统常见病体征培训课件.ppt

诊断学血管检查和循环系统常见病体征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诊断学血管检查和循环系统常见病体征血管物理诊断颈部456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怒张外周血管检查内容脉搏的检查血管物理诊断血管检查——脉搏触诊14颈动脉触诊单侧桡脉搏动双侧比较肱动脉搏动股动脉触诊腘动脉搏动足背动脉搏动胫后动脉搏动(一)脉率正常成人60-100bpm。病理情况下脉率增快:发热、贫血、甲亢等。脉率减慢:颅压增高(迷走神经紧张度增高)、AVB、甲减等。注意脉率与心率是否一致,如房颤、早搏时,脉率可少于心率。脉率不可能大于心率。(二)脉律可反映心跳的节律:房颤三不等节律不等、强弱不等、脉率与心率不等脉搏短绌,脉率小于心率,一人数心率,一人数脉率,同时,1min早搏二联脉、三联脉Ⅱ度AVB脉搏脱落,脱落脉(三)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用触诊手指压迫血管使之完全遮盖脉搏,所用的压力大小即脉搏的紧张度,此与动脉内的收缩期血压高低有关。高血压、动脉硬化时,紧张度大心力衰竭、贫血时,紧张度小如将桡动脉压紧后,远端摸不到脉搏,但可触及条状动脉的存在,并且硬而缺乏弹性,呈条索状、迂曲或结节状,提示动脉硬化(四)脉搏的强弱与心搏量、脉压差、外周血管阻力有关。强且振幅大。见于高热、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弱且振幅小。见于心衰、休克、主动脉瓣狭窄。5.脉波(五)脉波正常脉搏升支(叩击波):收缩早期,左室射血冲击管壁波峰(潮波):收缩中晚期,部分血液逆流降支(重搏波):舒张期,主动脉瓣关闭,血流由外周折回后又流向外周,及动脉壁弹性回缩使血流持续流向外周。1、水冲脉(Waterhammerpulse)脉搏骤起骤降,急促而有力,臂上举时尤为明显。手环握病人对侧手腕部,先在与病人心脏水平一致触感脉搏,然后将病人手臂抬高过头,感知脉搏。常与毛细血管搏动并存。原因周围血管扩张:甲亢、严重贫血、脚气病分流、返流: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动静脉瘘等由于心脏收缩的时限缩短及末梢阻力减弱而使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所致2、迟脉升降缓慢,波幅低,波顶平宽,降支也慢。脉压减小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梗死,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心衰等3、重搏脉重搏波增大。一次心搏引起的脉搏似二次。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当心室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主动脉内的一部分血液向回反击已关闭的主动脉瓣由此产生的冲动使重复上升的脉波增高而被触及。见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发热使外周血管紧张度降低患者,也见于心脏压塞、严重心力衰竭和低血容量休克等。4、交替脉其特点为节律正常而脉搏的强弱出现交替的改变。心室收缩强弱交替引起,是心功能损害的一个重要体征。可见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梗、主动脉关闭不全。5、奇脉(Paradoxicalpulse)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系左室搏血量减少所致。正常:吸气时回心血↑,肺循环↑,左室搏出无变化,脉搏无变化。多见于心脏压塞或心包缩窄,右心舒张受限,吸气时回心血↓,肺循环↓,左室搏出↓,脉搏减弱6、无脉(Pulseless)脉搏消失,可见于严重休克及多发性大动脉炎,后者系由于某一部分动脉闭塞而致相应部位脉搏消失。血管检查——脉搏波型1)正常脉波(normalpulse)3)奇脉(Paradoxicalpulse)二、血压血压的测量(一)血压测量方法:直接(有创:经皮穿刺导管送入主动脉,末端接监护测压系统)间接(袖带加压法,以血压计测量)血压的测量向袖带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将汞柱升高20一30mmHg后,开始缓慢放气。按Korotkoff法分为5期:第1期:听到第一次声响时的汞柱值为收缩压第2期:随着汞柱下降,声音逐渐加强第3期:继而出现吹风样杂音第4期:然后声音突然变小而低沉第5期:最终声音消失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脉压(pulsepressure)。血压测量的具体要求1合适的袖带成人:宽13~15cm,长30~35cm正确的绑缚袖带松紧:一指为宜肘横纹上2~3cm听诊器的放置:肱动脉充气和放气方法动脉搏动消失后20~30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判断方法重复测量2次取2次测量的交叉低值血压的诊断标准高血压>140/90mmHg低血压<90/60-50mmHg双上肢血压差别显著(>10mmHg)上下肢血压差异常(正常20~40mmHg)脉压改变增大>40mmHg减小<30mmHg(20mmHg)(三)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1.高血压:﹥140/90mmHg,原发、继发2.低血压:﹤90/60mmHg,见于休克、心梗、心脏压塞3.正常双上肢血压差5-10mmHg,超过此范围可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4.正常下肢血压高于上肢20-40mmHg,下肢血压低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