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题型研研究.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招题型研研究.doc

中招题型研研究.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南省中考历史解析及2010年中考备考策略研究规律把握信息明确方向有的放矢2012年中招备考建议1.基础知识是核心从我们对中招试题规律的分析可知,形式是固定的,不管怎么考、怎么变换形式,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只考科技文化部分,不超过5分。只要抓住基础知识,中招试题的答案就超不出范围。2.能力训练在平时能力训练不能依赖临考前的突击,要落实在平时。比如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要求学生不能念课文,要对课本上的原话进行概括、归纳,要从中分析出关键词,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来回答。试题讲评课不要简单的对答案,要让学生去总结答案,总结的不好其他学生再补充,如果时间不够,就选一些经典试题这样做,不求数量,看重效果。根据我们上面总结的中招试题的规律,平时训练时要有针对性,尤其是一些需要学生动手的题型要反复练习。3.重点知识反复练学科主干知识是中招必考内容,翻阅往年的中招试卷我们会发现,总是围绕这些知识点命题,只不过是变换角度,转换情景,换个说法而已,这方面中招要比高考稳定得多,所以我们对重点主干知识要反复训练,不是一个题多次做,而是从不同角度去训练一个知识点。比如原来是正确选项,现在让他变成干扰项,原来是独立的知识点,现在把它与其他知识关联起来,原来是选择题,把它变成主观题来训练等等。4.错题总结须过关学生经常做错的试题,恰恰是成绩提升的关键所在,我们有很多老师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的对策的是让学生总结错题,有一个专门的错题本。但是事实上,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坚持,大部分学生做不到这一点,怎么办?建议教师平时留心,每次训练学生错的比较集中的试题整理到一起,过一段时间让学生再练习一次,再错再练习,不仅仅是练习,还要讲解透彻,让学生自己明白,力求过关。这样针对性强,效果明显。5.试卷呈现形式与考查范围稳定。(1)选择题第1题考查中国古代史,而且连续几年考查的都是儒家文化。(2)2—11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史。(3)12—20题,考查世界近现代史,其中第20题考查世界近现代文化。(4)第21题考查中外文化,会涉及一个中国古代史的知识点,一个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点。(5)第23题,探究型试题固定。2008年23题,改革开放三十周年;2009年23题,建国60周年题,都是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是今年的试题不如去年灵活。(6)第24题,列举题:2008年24题,列举会议,2009年24题,列举人物;考查归纳能力。(7)第26题,考查世界近现代史,这两年考查的都是全球化问题。一、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特点二、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三、2010年中考历史展望及备考策略一、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特点1、内容结构特点(2007年)1、2007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哪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它三项()A、北京故宫B、北京八达岭C、秦始皇陵兵马俑D、孔子的教育思想(2008)1.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孔子的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孔子】①因材施教②温故而知新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009)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A.秦——-西汉B.西汉——-东汉C.东汉——三国D.三国——西晋(2010年)1.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图一:司母戊鼎图二:甲骨文图三:殷墟宫殿复原图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三表明安刚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2011年)1.“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是中国时代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对下列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按图片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图一少林寺塔林图二嵩阳书院图三中岳庙A.佛、儒、道B.儒、道、佛C.佛、道、儒D.道、佛、儒选择题第1题考查内容属于儒家思想或者传统文化(2007年)21、(4分)阅读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亚非欧文明区域图)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四个区域,请你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字母,并写出该字母所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1分)选择的字母:该字母代表的文明区域名称:(2)人类文明在相互交流中发展。试举出古代人类文明两种交往形式的史实各一例。(2分)(3)今天,开发的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你认为怎样对待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明?(1分)(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