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职语文(第六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语文(第六版下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培养方案2022版开课单位经济管理与信息系课程学分课程学时68授课对象在校一年级所有专业的学生先修课程无编写人编写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学好各科知识,形成专业领域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和继续学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职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学生必须的语文基础知识,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用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增强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奠定基础。中职语文课程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三、教学目标和任务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2.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3.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4.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四、课程学时安排序号章节/专题/模块名称理论课时实践课时总学时1第一单元散文102122第二单元说明文102123第三单元议论文102124第四单元小说102125第五单元古诗文102127复习448机动44总计581068五、主要内容序号章节/专题/模块名称基本要求基本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1第一单元散文1.理清记叙的顺序和线索,把握记叙的主要内容。2.品味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领会情景交融、对比、欲扬先抑等表现手法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感知所选散文的不同风格,品味各具特色的语言。1雨中登泰山2故都的秋3荷塘月色4内蒙访古5窗前的树重点:.感受泰山、都江堰等历史古迹的文化内涵,激发热爱祖国山水和悠久历史文化的情怀。难点:感受不同作者笔下的不同时代的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所抒发的感情。2第二单元说明文1.了解科普说明文的一般特点,体会科普说明文准确、生动的语言。2.理清说明的思路和结构,把握说明的顺序,概括说明的要点。3.能够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阐述事理。6神奇的极光7动物游戏之谜8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9森林写意10中秋月重点: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培养环保意识,增强生态文明的理念。难点:培养尊重科学的精神,客观、辩证看问题的方法。3第三单元议论文1.理清论证思路,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2.学习课文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的写法,学会辩证分析问题。3.体会杂文、随笔、演讲稿等不同类型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1.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2.人人皆可为国王13天堂与地狱比邻14成功离你有多远15.科学是美丽的重点:掌握议论文的三要素;.树立热爱工作的态度,认识获得职业成功的正确途径、原则和方法,培养正确职业观。难点:理解并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正视压力,增强意志品质,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人生挑战。4第四单元小说1.了解小说的环境,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题。3.品味小说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的特色以及作品所展现的人性美。16药17荷花淀18群英会蒋干中计19边城20职业重点:了解小说的环境,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主题。难点:品味小说人物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方面的特色以及作品所展现的人性美。5第五单元古诗文1.学习课文记叙详略得当、议论结构严谨以及因事明理、叙议结合的写法,体会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的表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