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预算管理.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七章预算管理.ppt

第七章预算管理.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章学习目标:1.预算、全面预算和预算管理的定义业务预算(经营预算)(3)预算管理的定义预算管理是以预算为依据和主线的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具体是指企业围绕预算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和制度安排,包括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评等多个方面。2.预算的基本功能、体系构成和管理循环(2)预算体系的构成编制顺序是先编制销售预算,然后再以“以销定产”的方法,依次编制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等,同时编制各项专门决策预算;最后,根据业务预算和专门决策预算再编制财务预算。(3)预算管理的循环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目标确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评(包括预算评价和预算激励)等环节,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实战演练-单选题实战演练-单选题实战演练-单选题实战演练-单选题实战演练-多选题实战演练-多选题实战演练-多选题第二节预算编制原理1.预算编制的程序(1)预算编制的程序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一)下达目标(二)编制上报(三)审查平衡(四)审议批准(五)下达执行(2)预算编制方法划分依据固定预算法概述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量(如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因素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它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基本的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法是按照预算期内可能实现的经营活动水平确定相应的固定预算数来编制预算的方法。固定预算法法的优缺点固定预算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固定预算法其缺点主要有:(1)过于机械呆板。因为编制预算的业务量基础是事先假定的某一个业务量,不论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可能发生哪些变动,都只按事先确定的某一个业务量水平作为编制预算的基础;(2)可比性差。这是固定预算方法的致命弱点。当实际的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根据的预计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因此,按照固定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不利于正确地控制、考核和评价企业预算的执行情况。固定预算法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说,固定预算只适用于业务量水平较为稳定的企业或非营利组织编制预算。动手练一练:项目项目划分依据零基预算针对传统预算的缺点进行改革,它要求对各个业务项目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逐个进行估算,并说明其经济效果,在此基础上,按项目的轻重缓急性质;分配预算经费。某单位采用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期2006年度的管理费用预算,基本编制程序如下:首先,管理部门根据预算期收入目标及支出目标等,经讨论、研究,确定出2006年所需发生的费用项目及支出数额为:1.保险费30002.广告费50003.租金15004.办公费70005.差旅费20006.培训费5000合计23500(元)其次,对各费用项目中属于选择性固定成本的广告费、培训费参照历史经验,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其结果如下表:然后,将所有费用项目按照性质和轻重缓急,排出开支等级及顺序。第一等级:保险费、租金、办公费和差旅费,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为预算期必不可少的开支,应全额得到保证。第二等级:广告费,属于选择性固定成本,可以根据预算期资金供应情况酌情增减,但由于广告费的成本收益率高于培训费,因而列入第二等级。第一等級的费用项目所需资金应全额满足:1.保险费30002.租金15003.办公费70004.差旅费2000-----------------------合计13500(元)零基预算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避免了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对预算期费用预算的影响,因而具有能够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减少资金的浪费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那些较难分辨其产出的服务性部门。(1)不受现有预算项目的限制(2)能有助于调动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3)有助于企业未来发展划分依据定期预算的定义定期预算的方法简称定期预算,也称为阶段性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定期预算的优点定期预算的惟一优点是能够使预算期间与会计年度相配合,便于考核和评价预算的执行结果。定期预算的缺点按照定期预算方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有以下缺点:1)盲目性。由于定期预算往往是在年初甚至提前两三个月编制的,对于整个预算年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很难作出准确的预算,尤其是对预算后期的预算只能进行笼统地估算,数据笼统含糊,缺乏远期指导性,给预算的执行带来很多困难,不利于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考核与评价。2)滞后性。由于定期预算不能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当预算中所规划的各种活动在预算期内发生重大变化时(如预算期临时中途转产),就会造成预算滞后过时,使之成为虚假预算。3)间断性。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