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完整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基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完整资料).doc

基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完整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基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基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堂观察研究1问题的提出1。1数学的教育目标是什么?数学的教育目标应该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初中数学的一些数学内容是处于知识网络结构中的“结点”位置,对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具有奠基、示范、归纳、引领、启迪等作用,对后续学习中提升相应数学能力能起到促进与辐射作用。但不少教师忽视了这些处于“结点”位置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平均用力,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缺乏对一些关键教学点的理解和把控。1.2数学课的“昕评课”的目的是什么?“公开课”、“听评课”是教师日常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教师们在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由于诸多内因、外因,以下的现状普遍存在:听课者没有具体观察目标指向,没有数学学科特征的评价维度;评课者绝大部分是基于经验和印象,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撑,这既不利于听课教师的学习,也不利于上课教师的成长,要想从听评课的角度对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乃至数学素养的培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更是难以实现.2研究方法2。1开展“关键教学点"的研究我们将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某知识内容范围内一个根本的或核心的教学点称之为“关键教学点",考虑到它教学过程的“奠基、示范、归纳、引领、启迪"等作用,根据基础性、系统性、联系性、全局性和相对性等五个特性开展“关键教学点”的研究,可以促进教师宏观地理解教材,以及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关键教学点"的研究一般按照选择、设计、实践三个环节具体实施.2.2开展课堂?^察课堂观察,是一项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关键教学点的研究如果只是选择和设计,那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教学实践,并借助课堂观察才能有效地检验设计与选择是否一致,并以此对教学进一步反思.3研究案例近几年,我们以初中数学学科基地校为龙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教学点设计”的实践研究,并在福州十一中开展“基于初中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课堂观察研究”,在此,以“动态几何问题"的案例说明该研究过程中的具体实施。3.1关键教学点选择通过研究、讨论,我们认为“动态几何问题”可成为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一个关键教学点,理由如下:(1)《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进一步来讲,就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各种变换下不变的性质,其本质内涵是“不变”。动态几何问题中,“变”是保持几何背景不变下的变,“不变”是欧式几何不变性质,这正是对数学“不变”本质很好地体现,由此来看,动态几何问题所承载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对某些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以及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2)动态几何问题是用运动的观点去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其价值在于渗透运动变化的思想,揭示“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在这其中又可能涉及方程、函数、分类讨论等重要数学思想以及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等核心数学能力,基于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动态几何问题在平面几何教学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从知识、思想层面上都有较强的统领作用。3。2教学方案设计基于以上分析,我们选择空间观念这个核心数学能力作为突破口,并围绕着该能力进行教学设计,以下为作为观察点的一个教学片断的设计,例题如图1,在AABC中,∠BAC=90。,AB=AC=2,点E是BC边上一点,∠DEF=45。,且角的两边分别与边AB,射线CA交于点P,Q。(1)若点E为BC中点,将∠DEF绕着点E逆时针旋转,DE与边AB交于点P,EF与CA的延长线交于点Q.设BP为x,CQ为y,试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点E在边BC上沿B到C的方向运动(不与B,C重合),且DE始终经过点A,EF与边AC交于Q点,探究:在∠DEF运动过程中,AAEQ能否构成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3教学活动l问题1从画图的角度看,题目已经提供了“示意"图,你能根据题意进一步分别画出符合2个小题的“精确”的图吗?如果能,请画出来;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问题2第(1)小题中,能否求出BE具体的长?为什么?第(2)小题中,为什么能求出BE具体的长?设计意图第(I)小题是个动态的过程,只能画示意图,而第(2)小题则可以根据“AAEQ是等腰三角形”分类画出“精确"的图,在“动”的过程中想象出符合条件的“静态图",通过思考并正确画图,可以分析图形的基本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借助图形反映问题,是文字语言向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化;画图还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