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开展课堂乐器“整合教学”之研究主体报告开展课堂乐器“整合教学”之研究主体报告海盐县实验小学课题组执笔:林会国一、课题的提出(一)对当前课堂乐器教学现状的分析1、课堂乐器教学走向“两极”(1)课堂乐器教学的“专业化”倾向。乐器进课堂的实践中,部分教师们虽然从教学理念上已有新的认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依然将乐器技能的教学放在首位,并将乐器的技能教学作为发展学校特色来发展,乐器教学依然走“精英式”的技能路线,导致乐器教学中审美体验的缺乏,从而也脱离了“音乐教育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基本理念。(2)课堂乐器教学的“走过场”倾向。为了凸显“大文化”、“轻技能”的教学理念,部分教师把乐器的学习或是避而远之,不予理睬;或者只是按部就班地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开展教学,不求审美实效性,使乐器教学处于“被漠视”的境地,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真正提高。以当前的音乐教学公开课为例,器乐教学似乎不再显现于公开课的课堂,即使有,也只是轻轻带过,尤其是旋律乐器。显然,当前的乐器教学忽视了乐器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的不可代替的作用,也严重导致了器乐教学价值的缺失。2、缺少对乐器教学的审美实效性进行深入思考(1)乐器教学与评价策略单一。由于课程的三级管理,新课程教材的编写本身存在一定开放性。就器乐内容的编排而言,器乐教学渗透在教材各课教学之中。另一方面,由于现行教材(如人音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编排中教学内容较多,需要根据实际予以有重点地学习,诸多内容需要整合教学才得以完成。因此,器乐的学习如何定位?怎样整合教学?需要教师自主实践与研究。然而,部分教师在课堂乐器教学中,缺少计划性与目标性,缺少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在“技能式”的强化训练中,使得学生对乐器的学习从“有趣“变“无趣”,学生参与乐器学习的热情降低,器乐教学的审美实效性大大降低。(2)乐器教学缺乏应有的序列性。事实上,器乐技能的学习本身存在系统性——由浅入深,由简到难的一个发展体系,这是器乐学习的基本规律。然而,由于“淡化技能”意识的影响,且没有新课标下规范的器乐教材,器乐教学中技能点的训练要领往往也被忽视,部分教师对于器乐教学更是存在随意性,使得器乐教学不具有系统性,在长远意义上制约了器乐教学的审美表现力。以现行的人音版小学教材为例,教材出现了口风琴教学,但具体的指法训练(如缩指法、穿指法、跨指法等)均不提及。众所周知,音乐作品的审美表现离不开技能的支撑,技能水平的提高是音乐审美表现的源动力。由于现行音乐教学教材中没有明确提出器乐教学中的基本技能要求,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只是围绕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忽视了器乐教学中技能学习的系统性,出现了为“审美”而“审美”。综上所述,在当前开展小学课堂乐器教学之研究存在其必然性与紧迫性。(二)新课程下对开展课堂乐器教学的理性分析1、新课程下的课堂乐器教学必然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活动音乐课堂是学生审美教育的主渠道。《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中指出: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显然,课堂乐器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其最终要把握的依然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器乐教学中,我们追求的不是孤立的乐器专业技能、技巧的提高。2、新课程下的器乐教学应该是一个广泛领域的音乐学习过程有人认为,乐器教学是属于技能的范畴,在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中,应淡化其技能性,这本无可非议。但淡化技能性不等于否定乐器进课堂,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减少乐器在课堂上的学习与应用。我们认为,这是二个概念。因为乐器教学的意义远不只是掌握一种技能,更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工具,如用乐器来开展音乐创作,用乐器来巩固欣赏主题……就如新课标解读所说的:“中小学生学习乐器演奏,不单是为了掌握一两件乐器的演奏技能,而是为了通过演奏乐器更好地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这就是中小学器乐教学的基本指导思想”。事实上,当学生每人均拥有一件课堂简易乐器,学生的审美表现就多了好几种方式。可以说,乐器的学习,给了学生更广阔的学习音乐空间,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学生课内的音乐学习与课外学生的闲暇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参与的平台。3、器乐教学依然是促进学生音乐审美的重要方式之一王次炤在《音乐美学》中指出: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音乐艺术总是以音响标志着它的存在。然而承载着丰富内涵的“音乐材料”又是什么呢?大凡就是声乐、器乐及其相融合的结晶!可想而知,在音乐审美教育中离不开对乐器的认识与感知、感悟。显然,让学生接触乐器,让学生参与乐器学习是增强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之一。从音乐美的表现而言,音乐美的产生需要音乐元素的共同支撑,其中包括音色、和声、织体等。可见,乐器的应用可以促使音乐织体更丰富(如学生歌唱时辅以乐器伴奏),可以使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