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2.借鉴吸收其中精华.3.把握作者思想感情.4.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1.把握作者思想感情.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掌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注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吸收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掌握基础知识.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学生完成.1.了解有关常识:作者朱光潜,著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从文中找出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咬文嚼字----推敲———蕴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作者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第二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出示习题,学生概括分析:1.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从文中找出表明作者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认识3.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作者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注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情况来谈)分析.借鉴1.作者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时学习及写作情况,深入理解作者观点。2.进一步从文中筛选出重点语句,加以理解并借鉴吸收思考练习与归纳从“咬文嚼字”的角度对下面例子加以简单分析,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言对所要说明的道理加以概括例一(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该句由原来的客观判断句成了主观感受句,增强了感情色彩。(2)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因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当前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