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发展全科医疗的必要性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我国发展全科医疗的必要性培训课件.ppt

在我国发展全科医疗的必要性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我国发展全科医疗的必要性(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2、疾病谱变化(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2)新的传染病出现、传统传染病复燃(3)意外伤害和中毒疾病在上升2001年我国城乡死因顺位(前五位)3、医疗资源配置失当与费用过快增长1)资源配置失当:地区、城乡、阶层公平?2)价格上涨幅度过大:无序竞争3)服务效率下降:效率?4)群众满意度下降:质量?5)资源浪费:成本-效益?“健康”已成为百姓尤其是老年人的追求运动、减肥、讲究营养成风(健康产业?)健康检查得到群众的热烈响应越来越多的群众接受了“家庭医生”的概念健康需求范围扩大:治疗——预防保健我国大陆正式从国外引进全科医学是在1980年代后期。尽管时间短,但国人对于全科医学的思维与工作方式感到似曾相识,原因在于我国的传统医学、我国政府对基层卫生服务的重视、我国医学界对基层医疗的研究。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作为两大医学体系并存。全科医学与传统医学两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对病人的整体性照顾、对预防保健的重视、对心理致病因素的考虑、对医患关系的强调等。二、我国政府对基层医疗保健的重视1.1949年新中国成立2.1950年在全国卫生会议上,制订了卫生工作方针即“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3.自1950年代起各地普遍建立了有效合作的城乡三级医疗保健网。大批卫生人力被培养和充实到基层。4.1960年代以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六·二六指示”更强化了这种趋势,在当时形势下产生的农村卫生员被群众称为“赤脚医生”(barefootdoctor)。1920—30年代,协和医学院在J.B.Grant教授的倡导下,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卫生事务所:提供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基层保健服务;作为医学生和护理学生的现场实习基地。陈志潜教授1932~1937年间在定县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卫生实验区。新中国建立以后,基层医疗机构也逐渐向社区人群保健的方向倾斜(1)天津市在70年代发起了“家庭病床”服务(2)北京朝阳门医院1985年起设立了初保部:社区诊断和干预(3)在WHO协助下1984年起,许多城市开展了“四病防治”工作1980年代后许多医学院校把发展社区医学教育列为重要目标,促进卫生人力培训与社区卫生服务相联系。1.尚未建立适合基层医疗保健领域的综合性的专业学科2.没有形成独特的服务模式以及一支稳定而高素质的基层医生队伍致使基层医疗保健或社区领域的卫生服务始终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一、全科医学的引进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1997年1月,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同时还指出,要“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城市社区(街道和居委会)农村社区(乡镇和村)城镇社区(指城乡结合部小城镇)。相对固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范围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相应的生活制度和管理结构。社区卫生服务特点:场所:必须在社区,为社区建设的一部分目标:必须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内容:不仅是疾病的医疗,而是集防、治、保、康、教、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经济上能够承担且能够方便地接受(二)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包括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保健等。从理论上说,社区卫生服务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内的其他特需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与全科医疗的区别?三、卫生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启动1.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调整医疗机构布局,优化基层卫生人力结构;2.强调规范化服务与各类专业培训,建立全科医师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和职称系列;3.使全科医生逐渐被群众和医疗保险系统所接受,逐步实现其“守门人”的地位和作用。(一)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1989年起经历了“多层次,多渠道”的、以低层次为主的发展过程。1997年全科医师培训正在各地迅速铺开;卫生部于1999年《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认为作为CHS中坚骨干的全科医师,今后主要通过毕业后教育培养,与国际接轨。为了适应卫生改革的急需,当前以师资培训和岗位培训为重点,加快全科医学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