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不等式.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复习:不等式.doc

高考复习:不等式.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不等式考点一不等式的性质例1.(2011年浙江卷文)若为实数,则“”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则不充分则不必要条件,故选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的性质与充分必要条件,可利用作差比较法,也可用特殊值代法.不等式的性质经常与充分必要条件结合在一起综合考查练习:(2007理科)已知为非零实数,且,则下列命题成立的是()A、B、C、D、解:取a=-3,b=2,由(A)(B)(D)都错,故(C)考点二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例2.(2011重庆理)已知a>0,b>0,a+b=2,则的最小值是(C)练习2:(2010山东卷文)已知,且满足,则xy的最大值为.【解析】因为,所以,解得,故xy的最大值为3.考点三解不等式解不等式是研究函数和方法的重要工具,是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单调性、求反函数和参数的取值范围的重要手段,“不等式的变形”是研究数学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渗透到高中数学的每个角落中(如函数、方程、集合、数列、平面向量、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等),其基本思想是转化思想.转化的方法是:超越式分式整式(高次)整式(低次)一次(或二次)不等式.其中准确熟练求解一元二次(一次)不等式是解其他不等式的基础,解一元高次不等式的有效方法是序轴法.此外,要重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不等式的解法是高考必考内容,直接考查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但有时也以解答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间接考查则更多,常以工具作用出现在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导数、解析几何、平面向量等问题之中,考查时重点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含绝对值不等式,但偶尔也会涉及无理不等式、指数和对数不等式的解法.例3.(2011辽宁卷理科)设函数f(x)=则满足f(x)≤2的x的取值范围是(D)(A)[-1,2](B)[0,2](C)[1,+)(D)[0,+)解不等式等价于或解不等式组,可得或,即,【备考提示】:不等式的解法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要熟练一元二次不等式(包括含有参数的)、简单的分式不等式、指数与对数不等式.练习1:(2011广东卷文)不等式的解集是(D)A.B.C.D.【解析】由题得所以选D.练习2:已知集合,,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设,它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1)若,满足条件,此时,即,解得;(2)若,设抛物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为,且,欲使,应有,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得即解得.综上可知的取值范围是.点评:本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与集合结合的综合题,考查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分类时做到不遗漏。考点四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是高考热点之一,考查内容设计最优解,最值,区域面积与形状等,通常通过画可行域,移线,数形结合等方法解决问题.例4.(2011安徽)设变量x,y满足,则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A)1,1(B)2,2(C)1,2(D)2,1【解析】三条直线的交点分别为(0,1),(0,-1),(1,0),分别代入,得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2.故选B.【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属中等题.【备考提示】:线性规划问题不牵涉目标函数的斜率问题时,可以不画图,直接将交点坐标求出代入计算即可.练习1:(2011山东卷文)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A)11(B)10(C)9(D)8.5【解析】画出平面区域表示的可行域如图所示,当直线平移至点A(3,1)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为10,故选B.2、(2008广东理)若变量x,y满足,则z=3x+2y的最大值是()A.90B.80C.70D.40解:做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目标函数化为:y=-,令z=0,画y=-,及其平行线,如右图,当它经过两直线的交点时,取得取大值。解方程组,得.所以,故答C.点评:求最优解,画出可行域,将目标函数化为斜截式,再令z=0,画它的平行线,看y轴上的截距的最值,就是最优解。考点五基本不等式例5(2007上海理)已知,且,则的最大值是.解:,当且仅当x=4y=时取等号.练习:(2008江苏)已知,,则的最小值.解:由得,代入得,当且仅当=3时取“=”.点评:本小题考查二元基本不等式的运用.题目有有三个未知数,通过已知代数式,对所求式子消去一个未知数,用基本不等式求解。考点六不等式的证明高考要求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不等式证明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加之题型广泛,涉及面广,证法灵活,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成为高考的热点问题.但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