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doc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策略的发展长时记忆效果和保持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忆的策略。(一)复诵策略:有意识地重复、朗诵所要记住的信息。大部分童年期儿童都能自发运用复诵策略进行记忆。幼儿末期和小学低年级儿童是容易接受记忆策略训练的,而这种训练是必要的。(二)组织策略:把要识记的材料,按其内在联系加以归类等进行识记。儿童运用组织策略要随年级提高而发展变化。低年级不能运用,高年级可以自发地运用,中年级不大会运用,但经指导和提示能够提高组织策略的运用效果。如何组织记忆材料要以提高记忆效果为准则进行选择。如归类,可按概念,也可按功用、颜色、图形等标准组织材料。提示儿童运用策略的指导方式,因年龄组不同,效果不同。对6-8岁的小学低年级和中年级儿童进和记忆策略指导和提示效果最好。(三)系统化策略:对记忆材料进行信息加工,将相关信息按体系关系进行整理并条理化,组成知识系统以帮助记忆的策略。(四)巧妙加工策略:指要识忆的刺激信息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需要运用联想、谐音、拆分、重组等加工方式,使其变成活生生的意义。二、童年期思维的发展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征在于,逻辑思维迅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一)童年期儿童思维的本质特征:1、童年期思维的本质特征:童年期是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其思维的本质特征是依赖具体内容的逻辑思维;2、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是从以具体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过渡,是思维的主导类型发生质变的过程。3、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思维类型变化的转折年龄在9-10岁,即小学中年级阶段。(二)思维形式的发展:1、概括能力的发展(1)直观形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这一水平(7-8岁)。(2)形象抽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这一水平(8-10岁)。(3)初步本质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接近科学概括。2、词语概念的发展3、推理能力的发展:演绎推理(三段论)、归纳推理、类比推理。4、新的思维结构的形成,主要特点是掌握守恒: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三)新的思维结构形成1、掌握守恒童年期儿童逐渐达到各类概念的守恒,达到数概念守恒和长度守恒在6-8岁,液体守恒和物质守恒约在7-9岁,面积守恒和重量守恒在8、9-10岁,容积守恒要在11-12岁才能掌握。2、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形成守恒概念的推理方式可以分为三种,即恒等性、可逆推理和两维互补推理。(四)自我中心表现和脱自我中心化第一,4-7岁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现象,但并不是认知的主要成分。第二,9岁以后儿童的正确认知结果占主导地位,并基本上摆脱了自我中心的影响。第三,8岁组儿童处于脱自我中心化的转折段。8岁左右(7岁至6个月至8岁4个月)儿童特殊的自我中心式表现是脱自我中心化的过程,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