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有效课堂改革从课程目标叙写抓起几年来,教育部多次指定锡山高中在全国重要会议上作介绍经验,承担多项国家级培训任务,还先后10余次组织全国500多所课改样本校的校长到校考察;2008年12月举办了“全国高中学校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暨研讨会”,锡山高中被选为重点介绍改革经验的五所学校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项目专家工作组组长钟启泉教授评价说,锡山高中课改的经验是“真实践中产生的真经验”,这里发生着“真正的教育、真正的变革”。体验性目标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反映(认同)----遵守、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摈弃等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表现性目标复制水平——从事、做、说、表演、模仿、展示、复述等创作水平——设计、制作、描绘、编织、扮演、创作等目标:完成此课程后,学生能够:1.描述课程提及的电子器件和元件的特性。2.描述电子器件和元件在简单电子线路上的功用。3.运用在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设计问题。4.设计、制造及测试一简单电子或电器装置和报告该装置的制作过程。5.选择适当的电子或电器元件和仪器来有效及安全地去完成设计作业。6.遵守电子和电器装置的操作安全守则。通过电子与电学课程的学习,旨在:1.提高学生对电子与电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应用的认识;2.培养学生对电子与电学作为一实用科目的兴趣:3.鼓励学生在电子与电学科上发展有关技能及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电安全的意识:4.提供给学生电子与电学的基本知识,以备将来在有关科目上进修。【标准陈述】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目标重构】1.学生能够在“海底地形分布图”.上识别并标注各海底地形名称和范围,在“海底地形剖面图”上进行地形名称与分布位置的正确匹配,准确描述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2.学生能够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以及“板块构造示意图”概括说明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3.学生能够在“海底地形图”上,运用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涉及的地理现象,并在解释的过程中能够指出两个学说在应用上的差别。第一次教学目标的叙写:第二次教学目标叙写:2.教学目标设计:针对教学现状,依据《标准》与《说明》,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根据相关内容在教材中出现顺序,分块进行、逐步提升。此外,标准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目标要求主要集中于“认知性学习目标”方面,在进行这种课时教学目标设计时主要采取“结果性目标”描述方式,即要直接告知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明确,可测、可评。教学目标叙写1.对于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全体同学能够根据化合价的升降准确地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逐步理解物质被氧化、被还原的概念;2.学生根据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结合原子结构知识,描述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3.以金属钠与氯气的反应为例,学生学会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能用该方法表示其他常见氧化还原反应;4.在掌握双线桥法的基础之上,学生学会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全体学生能够说出至少两个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2.对于所提供的案例,学生能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进行解释和说明。目标这样叙写:1.使学生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写景状物散文其中”的特点。3.提高学生写景的基本能力。“意蕴其中”的特点4.培养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热爱。谢谢大家再见!1.理解本文如何围绕中心来组织材料(内部心理描述)①学生能够依次找出课文中选用了哪些材料②能够找出体现文章意旨的句子③能够说出这些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④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难老泉”文题的含义和作用⑤能够说出对本文行文顺序的评价(外显行为描述)目标2用外显行为可以表述为:(1)学生能够结合初中学习过的两篇同类文章,具体说明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2)能够结合本单元其它文章,具体说明其所选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3)阅读所提供的新篇目,能够准确概括中心和材料的关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