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的特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构成系统的要素是:教师、学生、课本、教学媒体。在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学媒体这一要素已演变为独特的、丰富的网络环境,这对课堂教学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影响和制约。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充分重视网络环境的功能,及其对教学系统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学生:由于网络环境的优势,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潜能。但同时受学生运用计算机基础(打字、上网、交流等)的制约,以及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状态(兴趣、意思、毅力、自控能力),都直接影响网络环境的作用及学习效果。教师: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在教学系统的作用要重新定位,确立新的评价理念。教师要善于设计、使用网络教学环境,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功能。教师要协调好学生、教材、网络环境的相互作用,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教材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渠道多元化。包括:教师的辅导、课本的学习、网络资源的运用。网络环境必须有助于学生学好教材,但又不停留在教材,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1、教学目标的评价自主探究能力:利用网络资源增强自主探究学习的兴趣、主动性;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学习内容、空间,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协作交流能力:利用网络优势增强协作交流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协作交流品质。充分运用网络进行人机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教学目标的评价还应注意是否体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由于学生学科学习基础和运用计算机的基础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实际,具有一定的弹性、灵活性。2、学习方式的评价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学科教学特点的评价例如:4、教师主导作用的评价教师既要引导学生运用原有合作学习方式协作交流,又要运用网络环境优势拓宽协作学习渠道,并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和谐、合作的良好局面。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调控能力必须到位。要协调好: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关系;网络资源和教材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的媒体的关系;课内学习和课外拓展延伸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和发展学生个性的关系。5、教学课件、学习资源的设计、运用的评价促进自主、探究学习。改变变相的灌输,过于着重呈现知识结论。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选择,学会提出问题,学会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进合作学习。运用网络优势,提供更宽广的合作学习的渠道和空间。促进学习的拓展延伸。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辟丰富的网络资源,在学好教材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三、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评价要注意的误区在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优势的同时,要避免如下误区:1、荧屏功能不应取代课本功能2、网络情境不应取代多元化的情境创设3、网上交流不应取代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4、上网操作不应取代学科、教材原有的基本训练5、少数精英学生的练习不应取代全体学生的练习6、教师对信息环境的调控不应取代课堂教学的整体调控(特别是师生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