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品管七大手法一、QC七大手法概述二、QC七大手法一、QC七大手法概述一、QC七大手法概述二QC七大手法A.点检用检查表(主要用来确认作业实施、机械准备的实施情形,或为预防发生不良、事故等,確保安全使用)此类表在记录时只做「有、没有」、「好、不好」的记录。制作程序如下:a.制作表格,决定记录形式。b.将点检项目、频率列出。c.检查并作好记录(包括作业场所、工程、日期等)。d.异常事故处理及记录。例1:上班前服饰的检查表B.记录用检查表(主要用來調查不良項目,原因,分布,以符号或数字记录,作为分析问题,掌握事实及改善之根据)此类检查表用来收集计量和计数数据。制作程序如下:a.制作表格,决定记录形式(通常采用划记形式)。b.将检查项目、频率列出。c.检查并作好记录(包括作业场所、工程、日期等)。d.异常事故处理及记录。例2:记录检查表实务演练1、定义分层法是按照一定的类别,把记录收集到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的一种方法。也叫层别法。实际上,就是针对原料、设备或人员……等,分别收集数据,找出各层间之差异,针对差异加以改善的一种分析方法.(区别各种不同原因对结果的影响,而以个別原因为主,分別统计分析)2、常用的分类情况如下不同作业员、班组分类(例:A班及B班的完成品品质层別)不同机器分类(例:不同机型生产相同产品以机型別來分析其不良率)不同原料、零件、供给厂家分类作业条件:不同的温度、压力、湿度、地点分类不同产品分类不同时间生产的产品分类3、分层法的实施步骤1、确定分层的类别和调查的对象2、设计收集数据的表格3、收集和记录数据4、整理资料并绘制相应图表5、比较分析和最终的推论4、分层法运用举例:1)推移图的分层2)XX公司注塑机系三班轮班,上周三班所生产的产品均为同一产品,结果为:ABC产量(件)10000105009800不良率(%)0.30.40.2以班别来加以统计,可得知各班的产量及不良率状况,以便于有依据地采取措施。5、练习题某空调维修部,帮助客户安装后经常发生制冷液泄漏。通过现场调查,得知泄漏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管子装接时,操作人员不同(有甲、乙、丙三个维修人员按各自不同技术水平操作);二是管子和接头的生产厂家不同(有A、B两家工厂提供配件)。于是收集数据见表一、表二,请问可以有几种分层类别,能从层别数据中得到哪些启示?或者分析应如何防止渗漏?表一泄漏调查表表二泄漏调查表1、定义对于结果与原因间或所期望的效果与对策间的关系,以箭头连接,详细分析原因或对策的一种图形。又因为是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博士倡导的,故又称为石川图。也叫特性要因图。又因其形状与鱼的骨架相似,故亦称鱼骨图;又因其阐明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也称为因果图。2、特性要因图的用途改善分析用管理用制定作业标准用品质管理导入及教育用3、特性要因图的作法步骤1:召集与所分析品质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4-10人。步骤2:挂一张大白纸,准备2~3支色笔。在纸上画一个横向长箭头为主干,箭头指向右方并写上品质问题名称,再将影响品质的主要因素(如人、机、料、法、环)用斜箭头分别列在主干的两侧。步骤3: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发言,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脑力激荡法),发言内容用短箭头记入图上各要因箭头的两侧。(注意箭头方向要与上一个要因方向一致。把原因分类成几个大项,以60度角插入主干。)步骤4:时间大约1个小时左右,搜集20-30个原因则可结束。步骤5:就所搜集的要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大家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后,认为影响较大的予圈上红色圈(或画上方框)。步骤6:与步骤5一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的,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三圈。步骤7:记下制图部门和人员、制图日期、参加人员以及其他备查事项。4、特性要因图的特点绘制特性要因图就是一种培训特性要因图可作为讨论问题的捷径特性要因图可以体现出技术水平图例案例:为什么饭不好吃?实务演练1、定义散布图是用来发现和显示两组相关数据或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确认其预期关系的一种示图工具。1.强正相关。X增大,Y也随之线性增大。X与Y之间可用直线Y=a+bX(b为正数)表示。此时,只要控制住X,Y也随之被控制住了,图(a)就属这种情况。4.弱负相关。图(d)所示,X增大,Y基本上随之线性减小。此时除X之外,可能还有其它因素影响Y。6.非线性相关。图(f)所示,X、Y之间可用曲线方程进行拟合,根据两变量之间的曲线关系,可以利用X的控制调整实现对Y的控制。3、散布图制作方法收集资料(至少30组以上)找出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准备坐标纸,划出纵轴、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