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透析患者感染诊治策略防治透析病人感染的重要性透析病人易于感染的因素透析病人易于感染的因素透析病人易于感染的因素透析病人易于感染的因素感染并发症:细菌感染血管通路感染HD病人48%~72%的败血症系由血管通路感染引起,细菌多为G+球菌,但是,近年G杆菌感染有所增加拔管(切开引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试,抗生素治疗(抗G+球菌敏感抗生素)败血症约占全部感染的20%。HD病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寒战、高烧即应及时做血培养。由血管通路感染引起者致病菌多为G+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30%~50%)由血管通路感染引起者应首先拔管,抗生素要根据致病菌及药敏试验选用,必要时联合用药,疗程要长泌尿系感染透析病人尿量进行性减少,使泌尿系感染及无症状性菌尿发病率明显增高。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泌尿系感染治疗宜首选针对G杆菌的抗生素治疗,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然后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呼吸道感染透析病人由于体弱卧床、抵抗力低下、尿毒症肺损害、左心功能不全等因素,致呼吸道感染(包括肺部感染)明显增多。院外感染多由肺炎球菌引起,院内感染却以G杆菌为主治疗前最好能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用药透析病人易于感染的因素透析患者的结核感染率常为普通人群的4.6~15.0倍,曾有结核感染史者透析后结核更易重新活动,因此对透析病人结核感染的防治应十分重视透析病人感染结核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仅呈食欲不振、乏力、消瘦及发烧等非特异症状,易被误认为透析不充分或透析热原反应而忽略肺外结核占全部结核感染病例的40.0%~87.5%,包括淋巴结结核(穿刺或活检),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腹膜炎(体腔液化验及浆膜活检)、泌尿系结核、骨关节结核及肝结核等血行播散性结核也很常见,出现持续发烧即应疑及,定期复查胸片,必要时抗结核试验治疗肺结核占全部结核感染病例的23%~50%,其中约40%单独存在,约20%与肺外结核并存,剩余40%为血行播散性结核的肺部浸润。很少形成空洞胸部X线片、痰结核菌检测、及支气管镜活检能协助诊断诊断上注意事项症状常不典型化验血沉快无特异性PPD皮肤试验阳性率低(仅40%~60%)血清结核菌抗体阳性率低(仅10%左右)——诊断困难时可进行抗结核试验治疗抗结核治疗头2月常联合3~4种抗结核药治疗,而后减为2~3种药,疗程需1年或更长要注意肾衰竭对药物排泄的影响,以及透析对药物清除的影响,从而调节给药剂量及方法抗结核治疗利福平:杀菌药。半衰期2~5小时,久服半衰期将缩短1/2。分子量823,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约89%),不被透析清除。肾衰竭透析患者药量与常人用量相似,每日450mg抗结核治疗吡嗪酰胺:杀菌药,杀菌力弱于异烟肼及利福平,常与其它抗结核药物配伍应用。半衰期为9~10小时,肾衰竭时将延长。分子量129,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50%,血液透析能部分清除此药。透析患者可考虑每周3次,每次每公斤体重40mg,透析前24小时或透析后服药抗结核治疗乙胺丁醇:抑菌药,对耐药菌株常有效。半衰期3~4小时,肾衰竭时延长至19小时。分子量204,血浆蛋白结合率为20%~30%,4小时血液透析能清除药物约32%。有作者推荐透析病人每周3次服药,每次每公斤体重25mg,透析前4~6小时服用感染并发症:结核感染抗结核治疗上述药物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各种副作用,如异烟肼所致末梢神经炎,吡嗪酰胺、异烟肼及利福所致肝损害,乙胺丁醇所致球后视神经炎,及链霉素的听神经毒性等,均应密切观察加以避免。透析病人易于感染的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国内报告血透病人乙肝病毒(DNA病毒)感染率高达30%~50%,血源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透析病人急性肝炎症状常很轻(甚至无症状),由于病人免疫功能低下,很难产生足量中和抗体杀灭病毒,而易于转变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为传染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透中心应积极预防乙型肝炎扩散:透析病人及工作人员应接种乙肝疫苗,定期检查血清乙肝病毒抗原及抗体(必要时尚应查病毒DNA);应在透析中心建立乙肝病人隔离区;复用透析器清洗过程应小心避免交叉感染(HBsAg阳性病人最好不复用透析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国内报告血透病人丙肝病毒(RNA病毒)感染率高达30%~60%。血源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虽然丙型肝炎病人血中病毒滴度较低,且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生存力较弱,但仍易在血透中心传播绝大多数感染丙型肝炎的血透病人无明显症状,仅血清转氨酶增高。也易转成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病毒携带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参考乙型肝炎预防措施来防止丙型肝炎扩散。但是,丙型肝炎疫苗至今尚未制成,因此,加强其它预防措施,并为病人和工作人员定期检测丙肝病毒抗体及病毒RNA很重要其它血源性病毒感染庚型肝炎病毒感染(1995年发现的RNA病毒):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