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设计作品名称一例疖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方案一、案例展示姓名性别年龄药物过敏史个人信息王某男22岁无主诉丘疹,便秘、口干半月。发于夏季,初起为毛囊性的炎症丘疹皮肤潮红,后逐渐增大,呈红色的硬现病史性的结节,有疼痛或压痛。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初步诊断暑热浸淫型疖肿二、诊断依据(一)疖肿的定义疖肿是一种化脓性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的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引起。与免疫力低下、毛囊皮脂腺分泌过旺、皮肤破损和患有湿疹、痱子、瘙痒等皮肤病原因有关。皮肤疖肿发生于肌肤浅表部位,如头、面、颈、背、臀等。以局部红肿、灼热、疼痛、易脓、易溃、易敛为主要症状。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或在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蕴蒸肌肤所致,属于疮疡热证。(二)疖肿的辨证分型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或在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蕴蒸肌肤所致,属于疮疡热证。本病多为实证,大多为热毒蕴结和暑热浸淫两种类型。1.热毒蕴结型发病病机:外感热毒之邪或饮食不节。感受火热之邪,热毒蕴于肌肤,以致营卫不和,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气不通则肿,血不通则痛;毒邪炽盛,与正气相搏,故伴恶寒发热。临床表现:轻者疖肿只有1-2个,重者也可散发全身,或簇级一处,或此愈彼起,或伴发热,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数。12.暑热浸淫型发病病机:暑湿热毒之邪蕴阻肌肤,气血凝滞,故局部皮肤红肿结块而成暑疖;暑湿蕴遏,体内热气不得外泄,湿热内郁而口干、便秘、溲赤等症。临床表现: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单个或多个成片,疖肿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伴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等;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三)本案例患者的诊断依据通过分析患者的症状和主诉,此患者病发于夏季,局部皮肤红肿结块,有疼痛或压痛感并伴有便秘、口干等症状,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等证。其符合暑热浸淫型疖肿特征,因此诊断明确。诊断患者为邪蕴阻肌肤,气血凝滞,故局部皮肤红肿结块而成暑疖的暑热浸淫型疖肿病患者。三、设计方案(一)用药思路1.中药的用药思路本病多为实证,皮肤见红肿结块、灼热疼痛者多属暑热浸淫,治已清暑,化湿,解毒。本病可以选择皮肤疖肿类中药非处方药或者处方药治疗。常用的中医用药有:片仔癀胶囊、西黄丸、六神丸等。2.西药的用药思路皮肤疖肿为皮肤的感染性疾病,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采用局部外用聚维酮碘溶液、莫匹罗星、环丙沙星等软膏。严重者需及时就医,采用口服或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已化脓者需及时排脓。还可采用物理治疗的方法如红外线、紫外线等以利于炎症吸收和伤口愈合。常用的西药有:聚维酮碘溶液、莫匹罗星软膏、盐酸环丙沙星凝胶等。(二)本案例患者用药推荐1.蒲地蓝消炎片功能主治:用于疖肿、淋巴腺炎、腮腺炎、扁桃体炎、咽炎等。主要成分:黄芩、苦地丁、蒲公英、板蓝根。用法用量:口服,每片0.3g:一次5—8片;每片0.6g:一次3—4片。不良反应:该制剂有以下不良反应报告: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注意事项:(1)辛辣刺激性食物应忌食。(2)温热性药物不宜与本品同用。(3)有腹痛、喜暖、泄泻等脾胃虚寒者应慎用。(4)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2(5)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经过医师认可后使用。(6)患处较严重或部分变软化脓,扁桃体化脓及全身高热者不宜使用本品,应到医院就诊。2.马应龙龙珠软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腐生肌,适用于疮疖,热、红、肿、痛以及轻度烫伤等。主要成分:人工麝香、硼砂、炉甘石(煅)、磠砂、人工牛黄、珍珠(制)、冰片、琥珀。用法用量:外用。取适量膏药涂抹于患处或摊于纱布上贴在患处,一日一次,溃前涂药宜厚,溃后涂药宜薄。注意事项:(1)不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本品为外用药品,禁止内服。(3)孕妇需要慎用。(4)敷药后局部红肿热痛加重,或伴有恶寒发热时宜到医院就诊。(5)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3.鱼石脂软膏功能主治:用于疖肿。主要成分:本品每克含主要成分鱼石脂0.1g。用法用量:外用,一日2次,涂抹于患处。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刺激和过敏反应。注意事项:(1)涂抹患处后有烧灼感、红肿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将局部本品冲洗干净,并向医师咨询。(2)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3)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4)对本品所含成分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应慎用。4.聚维酮碘溶液功能主治:用于化脓性皮炎、皮肤真菌感染、小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