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甲状腺癌的规范化治疗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仅髓样癌起源于滤泡旁细胞。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可以分类为两大类:分化型和未分化型。90%以上甲状腺癌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病理分类1、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约占成人甲状腺癌总数的80%左右,而儿童甲状腺癌常常都是乳头状癌。乳头状癌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分化类型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较早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需争取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预后现对较好。2、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约占15%,多见于50岁左右的妇女。此型发展较快,属中度恶性,且有侵犯血管倾向。颈淋巴结转移仅占10%,易发生远处转移,主要部位为肺,骨。预后不如乳头状癌。FTC与滤泡状腺瘤不易区别,仅能够依靠侵入包膜和血管来区分。3、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少见。发生于滤泡旁细胞(C细胞),可分泌降钙素(calcitoninCtn)。恶性程度中等,可有颈淋巴结转移和血运转移。MTC可分为散发型(约70%~80%)和遗传型(约25%),与RET基因突变相关。4、未分化癌(anaplasticthyroidcarcinomaATC)少见,多见于老年人,发展迅速,高度恶性,且约50%便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或侵犯喉返神经、气管或食管,常经血运向远处转移。预后很差,平均存活3-6个月,一年存活率仅20%。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其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所不同。分化型甲状腺癌初期多无明显症状,主要通过体检发现。疾病发生发展中,部分患者可出现颈部肿块或淋巴结肿大、声嘶、气紧、吞咽困难等。PTC临床特点之一是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lymphnodemetastasis,LNM),首次就诊时约40%患者合并阳性淋巴结转移,对于cN0患者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亦有高达50-60%的淋巴结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途径如下:由原发灶到中央区淋巴结,然后到侧颈淋巴结。各区域淋巴结转移概率分别为:Ⅵ78.8%、Ⅳ区72.9%、Ⅲ区60.2%、II区43.8%、VB区16.9%甲状腺髓样癌除有颈部肿块外,由于癌肿产生5-羟色胺和降钙素,病人可出现腹泻、心悸、脸面潮红、皮肤瘙痒和血钙降低等症状。对合并家族史者,应注意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征II型(MEN-II)的可能。未分化癌症状发展迅速,并侵犯周围组织。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产生Horner综合征。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肺、骨、中枢神经系统等),表现相应器官侵犯症状。12辅助检查项目《2009版指南》的可疑征象包括:微钙化、低回声、血流信号增多、边缘浸润、结节纵横比>1。超声恶性风险分层高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70%~90%),当结节大于1cm时应进行诊断性FNA,排除或证实为恶性;结节小于1cm时,应密切随访,不主张行积极行FNA;中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10%~20%),当结节大于1cm时应进行诊断性FNA,排除或证实为恶性;低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5%~10%),当结节大于1.5cm时可行FNA(弱推荐),15%~20%的甲状腺癌为等回声或高回声,且大部分为滤泡癌和滤泡型乳头状癌;极低度可疑恶性(恶性风险小于3%),此类结节大于2.0cm可行FNA(弱推荐);良性结节主要为囊性结节,不需要行FNA,>4cm或者出现压迫症状时可行手术治疗。P.S如果1个结节做过2次FNA,2次都提示良性,则没有必要再对这个结节进行超声监测(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TNM分期髓样癌分期,同DTC≥45岁DTC的治疗三部曲20指南推荐:手术适应证2015ATA指南复发危险分层术后131I治疗131I治疗131I治疗实施复发风险高中危者,不论TSH抑制治疗副作用风险高低,TSH控制目标始终<0.1mU/LL-T4起始剂量PTC2015年ATA指南中推荐的标准术式也是“甲状腺全切除加预防性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没有证据显示TSH抑制治疗,可减少MTC的复发或提高MTC患者的生存率,术后仅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推荐的一般TSH值为1~2mU/LATA指南中指出在不伴有上皮来源的分化性甲状腺癌的情况下,不推荐MTC患者行术后放射碘治疗辅助化疗:MTC患者不提倡常规应用化疗药物。若病情进展迅速出现转移性MTC残留,或复发不便进行其他姑息性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化疗,目前效果最佳的药物是氮烯唑胺、五氟尿嘧啶和阿霉素,可部分获得缓解的最佳效应仅有10%~20%;放疗:ATA指南推荐术后行外放疗来控制局部疾病;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