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1)大量有人身自由但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2)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进行资本主义生产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2、资本原始积累的本质和方式(1)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2)新兴资产阶级用暴力手段,在海外劫掠殖民地,进行奴隶贸易、贩卖鸦片等,加速货币财富的积累;(3)利用国家政权,通过发行公债、增加捐税和保护关税等制度,聚敛大量财富。(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称为具体劳动。2.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抽象劳动。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三)商品的价值量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3.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马克思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四)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2)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五)货币的起源和本质1.简单价值形式2.扩大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5.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六)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二)价值规律的作用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2.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基础.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3.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与雇佣劳动制度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简单商品流通公式:W-G-W资本流通公式:G-W-Gˊ(Gˊ=G+⊿G)问:增值产生在哪里?2.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它的使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的商品就是劳动力。(二)劳动力商品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力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2)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2.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劳动者维持自己及其家属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但是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指挥下进行劳动,他们的劳动归属于资本家;(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2、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1)“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实际分为两部分,即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就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2)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四)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1.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2.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以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思考:如此区分的意义何在?3.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二、资本主义所有制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