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标与教材比较分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对课标与教材比较分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pdf

对课标与教材比较分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对“课标与教材比较分析”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有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课程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能力。内容标准:必修1、2、3。和选修1、2、3。在课程的文件的结构上,《标准》增加了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教材编写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部分,同时以模块的形式构建课程框架。具体区别如下表所示: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主要功能规定了教学的基本要求(起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选择性,更有效的促进了教材的编写工作课程性质提高生物学素养,增强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和正确观念的养成课程理念明确提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同学、倡导探究性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增加“认识STS、强调探究能力培养课程内容以模块为单位,突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调控的核(必修)心内容课程内容在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真正体现选择性的特性用心爱心专心1(选修)体现科学更强化了实验和实践活动的要求课程特点教学建议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标理念方面给予指导评价方面更加具体,更可操作,并提供案例二、高中生物新课标理念⑴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特点:①重知识传授、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重学生能力培养和发展、重视联系生活实际;②重抓好双基教育→除重视双基教育外,同样重视良好正确的情感态度、观念的养成;③重教师“教”、行为的主体是教师→重学生“学”、行为的主体是学生;④重讲授式、呈现式、灌输式教学方式→重合作式、探究式、主动自主式的教学方式;⑤重结果(结论),规律知识的掌握→重过程(体验)、重生物学素养的养成;⑥重统一规格教育、规范教育→重差异性教育、创新教育;⑦思维方式更多是演绎式、汇聚式的→思维方式更多是归纳式、发散式。*同时,新课标教材也存在知识不系统,知识跳跃性比较大;存在较多的为探究而探究,并非完全从遵循学生认知心理规律入手;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增大的普通中学的授课负担;课时偏紧,内容偏多;……等等问题。三有关高中生物新课标理念与生物教材关系的分析:用心爱心专心2生物教材结构分为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结构,思想品德结构。新编高中生物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应当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性。根据国家教委制订的新课标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关于加强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对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研究很有必要。下面结合新课标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构建以及其在教材中如何体现的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一、生物教材能力培养结构的构成新课标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规定生物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根据心理学的研究,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达到较高水平,所以这个规定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也符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六种能力反映在教材中并不是同一层次,有的是基本能力,有的是具体能力,有的是综合能力。我们运用层次结构论与认知结构论对这六种能力进行分析,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教材的能力培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学生的学习首先是对教材中科学概念的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所以认识、理解、运用和评价概念的能力就是教材中能力培养结构的基本要素。具体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四种能力构成。这四种基本能力培养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统一进行。其中思维力的培养是核心。第二层次由教材能力培养结构基本要素组合形成第二层次的具体能力。也就是对由一个基本概念为中心的部分概念组合的生物知识子系统的认识、理解、运用与评价的能力。具体包括:1.观察、分析生物现象与生物结构特征的能力;2.阅读、理解生物课文与资料的能力;3.应用生物理论于实践的能力;4.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包括实验与课外活动);5.获得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这一层次能力结构越齐全,学生获得生物知识的本领就越大。第三层次在第二层次基础上,形成了对生物知识整体的分析、概括、评价的能力。包括:1.建立生物知识体系的能力;2.总结和运用生物科学规律的能力;3.评价人与生物科学关系的能力;4.参加生物科学研究的能力;5.解决有关生物方面问题的能力;二、新教材的编写应以教材能力培养结构为依据生物教材是课文、作业、图像三大系统的有机结合。课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