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岳阳华夏双语学校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学校网址:www.yyhxjt.comPAGE\*MERGEFORMAT4黄河颂(一)课型:新授备课人:郑岳林审核:备课组编号:17013班级:______组名:_______共同体编号:________姓名:______【学前反馈】【学习目标】1.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2.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3.分析诗歌的内容,并学会做批注。【作者介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新知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巅峰()屏障()狂澜()流泻()哺育()澎湃()宛转()九曲连环()2.划分课文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综合提升】1.文中(歌词)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拟上小标题。2.作者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望”统领哪些内容(请在文中标记)?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怎样的图画?3.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颂”黄河的伟大贡献的?【学后反思】【背景资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黄河颂(二)课型:新授备课人:郑岳林审核:备课组编号:17014班级:组名:共同体编号:姓名:【学前反馈】【学习目标】1.学会赏析字、词、句。2.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基础演练】1.作者把黄河比作是“摇篮”、“屏障”、“臂膀”这些比喻分别有什么表达效果?把黄河比作摇篮,形象生动地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把黄河比作屏障,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歌颂黄河保卫着中华民族;把黄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铁的臂膀”。如此的巨人,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我们民族的精神和信念。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综合提升】“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活动探究:黄河,这是一个多么令人骄傲的词啊!她是中华大家庭里的巨龙,是中国的象征,是我们永远的母亲河,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去触摸她那历尽沧桑的面庞,去感受她博大的胸怀吧!(1)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或者活动项目)。【学后反思】【拓展链接】与黄河有关的诗句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有关黄河的谚语不到黄河心不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