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病例讨论示范.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麻醉病例讨论示范.ppt

麻醉病例讨论示范.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麻醉病例讨论示范62岁男性,因“颈肩疼痛6月,向上肢放射5月”入院。术前诊断:C6肿瘤,椎体破坏,拟行“经前路C6椎体切除,植骨融合术”。既往有冠心病史20+年,10年前有可疑心梗史。术前检查:BP135/90mmHg,HR84次/分,血常规及电解质无明显异常。ECG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早,短阵室速,左前分支阻滞,右室肥大。Holtre示:1.窦性心律(平均心律75次/分,最慢61次/分,最快102次/分)2.最长RR间期1.32秒,为室早代偿间期3.偶发多源房早,偶发室早,时呈联律,偶见短阵室速,ST段无明显改变。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窦部增宽,右冠窦瘤形成,左室壁运动欠协调,前间壁运动减弱,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降低。EF49%。手术前服用:消心痛10mg,Tid,卡托普利25mg,Tid,心功能Ⅰ~Ⅱ级。入室后BP160/100mmHg,HR90次/分,行麻醉诱导。讨论:1.该病人诱导药物的选择及注意事项?2.此时心律紊乱是否需处理,如何处理?3.此时血压持续降低的原因,如何处理?1.首先,应该决定采用哪一种插管方式。这个病人虽然有颈椎肿瘤,椎体破坏,但是目前没有脊髓压迫症状,所以选用全麻明视下插管。这个病人冠心病诊断明确,插管时要避免麻醉太浅,引起血压过高,又要防止药用得过多导致插管后血压降得太多,因此应用复合表面麻醉,诱导时应该小量、分次、缓慢。正确用药为:先用少量力月西,芬太尼让病人意识消失,再给肌松剂,待病人肌松完全后再用60~100mg利多卡因行表面麻醉后再插管。诱导插管后,患者出现频发室早。呈二联律、三联律时呈短阵室速。此时BP110/90mmHg,HR98次/分。2.室早的处理指征为:频发的,联律,发生室速,多源多形性室早,影响血液动力学的室早,对于刚出现的室早应该高度重视。因此此时的心律紊乱应该积极处理。处理的原则首先要去除引起心律紊乱的原因,这个病人估计是由于麻醉太浅引起,应该适当加深麻醉。同时,给以利多卡因1~2mg/Kg静脉注射。经处理后,室早明显减少,但患者血压持续降低,最低60/45mmHg。这个病人血压降低的原因为麻醉诱导后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同时,由于使用了利多卡因,对心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处理为:加快输液补充血容量,同时短时置病人于头低足高位。如果有心功能不全则适用正性肌力药。经处理后,循环恢复稳定,手术历时2小时,手术患者清醒,拔管回病房监护室,术后无明显心律紊乱。女、55岁,以“背部穿刺后四肢功能障碍7+小时”收入院行急诊手术。现病史:7+小时以前,患者因肩颈痛在院外行硬膜外穿刺镇痛治疗,穿刺间隙为T5~6,注射药物是:2%利多卡因+维生素B1、B12+盐水(用量不祥),注药10分钟后患者出现乳头平面以下麻木、疼痛、双下肢肌力降低,以后进行性加重,1小时后胸2以下感觉、运动完全丧失,双上肢肌力下降,感觉明显减退,体格检查:患者神清、无明显呼吸困难、HR84次/分、BP108/62mmhg、Spo297%、R20次/分,背部T5~6间隙有3个针孔,T2以下感觉、运动消失、反射消失,双肩外展肌力三级,屈肘、屈腕肌力一级,C5以下感觉明显减退,未引出病理反射征。化验检查:HB98G/L、Plt94*109/L、PT14.1秒、APTT33.9秒。手术情况:术前MRI报告为“C3~5硬膜外血肿”。麻醉选择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毕清醒拔管送回病房,术中补晶体液500ml、尿量200ml。术中手术发现C4~5硬膜外血凝块,位于硬膜后方及两侧,以C6~T2最重,血凝块厚度0.5cm,硬膜囊受压,搏动极弱,硬膜完整未破裂。术后情况:术后8小时,患者神清、生命体征平稳,感觉平面较术前下降2个平面(T4),双上肢可活动,治疗方案:抗生素+激素+脱水剂,术后24小时总尿量4100ml,术后20小时患者逐渐出现嗜睡、意识不清,术后25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抽搐、神志消失,一度HR40次/分、Sp02低于60%,经及时抢救逐渐恢复正常。当时电解质结果:Na+125.9mmol/L、K+3.03mmol/L、CL-96.5mmol/L,CT显示:弥漫性脑水肿。讨论:1.该患者出现感觉、运动障碍可能的原因?2.患者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全身抽搐的原因?1.1)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药物广泛扩散,脊神经广泛受阻滞。2)硬膜外血肿压迫脊神经。3)脊髓的损伤。(一般穿刺的病人有剧烈疼痛)4)神经毒性药物误入蛛网膜下腔使脊神经受损。本例病人硬膜外血肿诊断明确,诊断依据:1)有硬膜外穿刺的病史,回抽有新鲜血液。2)注药1小时以后出现双下肢感觉减退,节段不断上升,但呼吸循环影响轻。3)MRI示有硬膜外血肿存在。2.1)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2)术后脑缺氧。3)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