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说教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1)通过对“艾滋病”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2)通过对艾滋病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艾滋病患者也是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教育学生要以仁爱的心态去对待艾滋病患者及其家人。(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人生理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二、说教学策略及手段三、说教学过程(二)导入新课(三)交流与讨论播放视频: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教师:这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历程中又一个历史镜头——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温总理专程前往阜阳,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艾滋病也许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艾滋病正在对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发出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而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学生:根据艾滋病资料的搜集情况,从以下几方面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深入讨论:1.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2.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3.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4.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四)师生互动学生:阅读教材P35-P36有关内容,并思考回答。1.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等。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属于哪种免疫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属于哪种免疫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属于哪种免疫教师:板书归纳:艾滋病的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英文名称AIDS的译音。资料分析HIV的侵入与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学生:阅读、分析相应内容并针对阅读提纲进行交流讨论。教师: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体液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记忆细胞抗原抗原教师:通过体液免疫机体只能消灭体液中的病原体,如果病原体侵入了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消灭这些病原体通过什么途径呢?从而进入细胞免疫的教学。教师:提示:1.吞噬细胞在其中起什么作用?2.效应T细胞有没有接触抗原?3.你能说出记忆细胞的作用吗?4.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什么?最后抗原是如何消灭的?教师:根据教材“图2-16细胞免疫示意图”,对细胞免疫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指导学生把相应过程补充完整。教师:请同学们用图表的形式画出细胞免疫的过程,然后相互交流,进行解说。学生:在草稿纸上画图,小组间进行交流。教师:把构建较好的图片进行投影展示,相应代表进行解说。教师强调:通过细胞免疫,使侵入细胞内的抗原失去藏身之处,暴露在体液中,然后抗原还是与抗体结合成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由此可见,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相互协助,共同抵抗侵入机体的病原体。2.细胞免疫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2过敏反应<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失或功能紊乱。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过敏反应的概念、特点等,从而得出结论:免疫功能过强或过弱,都会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四、免疫学的应用课堂小结课堂训练二、选择题: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一、说教材(三)交流与讨论播放视频:温家宝总理看望阜阳艾滋病孤儿和患者。教师:这是中国防治艾滋病历程中又一个历史镜头——在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温总理专程前往阜阳,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交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艾滋病也许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艾滋病正在对人类的生命和尊严发出前所未有的威胁与挑战,而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引导学生深入讨论:1.艾滋病的病因是什么?2.艾滋病的死因是什么?3.为什么艾滋病病人最后往往是患不同的疾病而死亡?4.为什么艾滋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教师: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我们先来学习体液免疫。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失或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