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体格检查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2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腹部体格检查培训课件.ppt

腹部体格检查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检查腹部检查主要内容光线充足、柔和,以自然光线为佳。1、腹部外形2、呼吸运动3、腹壁静脉4、胃肠型和蠕动波5、腹壁及腹股沟等其他情况(皮疹、疝、腹纹、斑、痣等)低平:消瘦者腹部下凹低平异常正常人: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检查其血流方向有鉴别意义门脉高压症:围绕脐周,放射状分布血流方向正常上腔静脉阻塞:上腹壁和胸壁;血流方向均向下下腔静脉阻塞:侧腹壁、臀部血流方向均向上胃肠蠕动波⑴皮疹(skinrash)⑵色素(pigmentation)⑶腹纹(abdominallines)⑷瘢痕(scar)⑸疝(hernia)⑹脐部(umbilicus)⑺体毛(bodyhair)⑻上腹搏动(epigastricimpulse)检查时:态度和蔼,手掌温暖,动作轻柔,由浅入深。方法:右手四指并拢,手掌平放于腹部,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弹力,柔和地进行滑动触摸。触诊内容:紧张度减低或消失: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经产妇,瘦弱的老年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加重,称反跳痛。压痛:腹腔炎症、肿瘤、破裂、扭转及腹膜受刺激(炎症、出血等),触压腹壁均可引起疼痛反跳痛:方法如前(深压触诊法)。表明腹膜壁层已受炎症累及。急性腹膜炎正常腹部可触及的包块有:①腹直肌肌腹和腱划②腰椎椎体和骶骨岬③乙状结肠粪块④横结肠⑤盲肠包块临床意义方法:令病人平卧,医生用一手掌面轻贴病人一侧腹壁,再令患者或一助手将其手尺侧,沿正中线压于腹壁。医生用另一支手轻叩击对侧腹壁,所产生的震动波,即可通过液体传至对侧被手感之震动,此法用于检查大量腹水患者。⑸脏器触诊内容肝脏触诊肝脏触诊内容及描述:临床意义:2.质地:从软到硬分3度:软———唇——正常肝、急性肝炎质。中等——鼻——肝淤血、慢性肝炎。硬———额——肝癌。囊性感——脓肿、囊肿。3.表面及边缘:正常——表面光滑,无结节。肝充血肿大——边缘钝圆。肝癌、多囊肝——表面不光滑,有结节。4.压痛、叩击痛:正常肝脏无压痛;肝肿大时可有轻度压痛、叩击痛,较剧烈的压痛、叩击痛见于表浅的脓肿。5.肝—颈静脉返流征:手压肝区时颈静脉怒张加剧,即呈阳性,见于右心衰引起的肝淤血。肝脏搏动、肝区摩擦感少见。脾脏触诊脾肿大测量:三线触诊胆囊触痛的检查方法肾脏触诊胰腺属腹膜后脏器,位置深,正常人不能触及。胰腺横卧于上腹部第一、二腰椎处(脐上5~10cm左右)。触及此处肿块要考虑胰腺占位性病变。压痛要注意炎症。如胰腺癌、急慢性胰腺炎等。叩诊方法:直接叩诊法与间接叩诊法,但多用间接叩诊法。叩诊音响分布:正常情况下,除肝脾区,增大的膀胱或子宫,两侧腹部近腰肌处为浊音外,其余均为鼓音。明显的浊音或实音为:腹腔肿瘤、肿大脏器、大量腹水等。⑵腹部脏器叩诊内容:在右锁骨中线上,从肺部清音区(第2、3肋间隙)开始向下叩诊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从右锁骨中线脐面开始向上叩诊,由鼓音转为浊音时为肝下界。估计肝上下界间距离,正常约9-11CM。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肋下缘(右锁骨中线)。肝浊音界下移——肺气肿,张力性气胸。肝浊音界上移——右肺不张,肺纤维化。肝浊音界消失——胃肠穿孔,人工气腹,间位结肠。代之以鼓音。肝浊音界缩小——急性肝坏死,暴发性肝炎,胃肠胀气,肝硬化。肝浊音界扩大——肝炎,肝癌,脓肿,肝淤血。肝区及其它部位的叩击痛:用左手置于肝浊音区上,右手握拳由轻到中等力量叩击该区,观察病人表情并询问病人有无疼痛。胆囊位于深处,仅能检查其有无叩击痛,胆囊区叩击痛是胆囊炎的重要体征。脾叩诊:左腋中线上采用轻叩正常:左腋中线第9-11肋间,长约4-7cm,前方不超过腋前线脾浊音区扩大:各种原因脾肿大脾浊音区缩小:左侧气胸,胃扩张,鼓肠定义:腹腔内有较多积液时,仰卧位,腹部两侧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肠管漂浮在中间,故中间叩诊呈鼓音。病人换体位呈侧卧位时,浊音区也随之移动。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板指不动,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用同样方法,再叩另一侧。(表明腹水>1000ML)。巨大卵巢囊肿与腹水叩诊音的鉴别肋脊角叩诊(肾区叩痛)听诊方法:将听诊器膜型胸件置于腹壁上,有步骤地移动,仔细听诊全腹各区。原理:肠蠕动,使肠腔内液体、气体流动发出断续的“咕噜”声,又叫气过水声。肠鸣音出现的多少提示肠蠕动的情况。正常:肠鸣音约4~5次/分钟。刚进食后,大便前有较强便意时肠鸣音可以增加。听诊部位:脐周;右下腹听诊时间:>1分钟;有时持续3-5分钟注意肠鸣音的次数、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