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纵断面定义:沿着道路中心线竖直剖切开的断面即为线路纵断面。绘制纵断面的目的:主要反映路线的起伏、纵坡以及与原地面的填挖情况。纵断面设计:就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tèxìng)、道路等级和自然地形,研究道路起伏的坡度和长度,以便达到行车的安全、舒适迅速和经济合理的目的。线路(xiànlù)纵断面图/一、纵断面设计(shèjì)的一般要求二、纵坡及坡长设计(shèjì)最大爬坡能力(nénglì)(满载)海拔(hǎibá)大于3000米按照表格折减,折减后不小于4%。3%、4%的最大纵坡适合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以较高行车速度行驶,当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tiáojiàn)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可增加1%。8%、9%的最大纵坡适合于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20km/h的四级公路上低速行驶。5%、6%、7%的最大纵坡适合于80km/h、60km/h、40km/h的设计速度。城市道路车行线、人行道线应与路中心线纵坡相同;道路纵坡过大,将使临街建筑物地面标高难与人行道纵坡协调而影响街景;道路纵坡过大不利于地下管线的敷设,如雨污管是重力管,为减小管道纵坡便要增加跌水井的设备。在机非混合(hùnhé)行驶的道路上,确定设计容许最大纵坡时,需考虑非机动车上、下坡的安全和爬坡能力。适于自行车行驶的纵坡宜在2.5%以下。最大纵坡的总结:A,城市道路为公路按设计(shèjì)车速的最大纵坡-1。B,大、中桥≯4%C,非机动车≯2.5%,>2.5%时有坡长限制。D,隧道≯3%E,海拔:公路:2000m以上,i≯8%。3000m以上,比正常值减1~3%。F,高寒冰冻:公路:i≯8%,城市道路:i≯6%3、理想(lǐxiǎng)最大纵坡和不限坡长的最大纵坡3、理想(lǐxiǎng)最大纵坡和不限坡长的最大纵坡/【例4-1】:计算东风(dōngfēng)EQ140载重车装载75%时,各计算行车速度理想的最大纵坡i1和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i24、最小纵坡(1)最小坡长的限制(xiànzhì)考虑因素:①.上坡时,汽车的动力性能。②.下坡(xiàpō)的行车安全。大于5%有坡长限制,大于限制坡长应设<3%的缓坡。其长度应大于最小坡长。/【例4-2】以东风EQ—140载重车为例、若取λ=l,f=1.5%。计算从希望速度开始,在大于不限长度的最大纵披上减速行驶(xíngshǐ),当坡道终点速度下降到容许速度时所行驶(xíngshǐ)的距离(即容许最大坡长)。6、缓和(huǎnhé)坡段三、竖曲线(qūxiàn)1.竖曲线的要素(yàosù)计算1.竖曲线(qūxiàn)的要素计算2.竖曲线设计的限制(xiànzhì)因素汽车行驶(xíngshǐ)在凸形竖曲线上,如果半径太小,会阻挡司机的视线。为了行车安全,对凸形竖曲线的最小半径或最小长度应加以限制。汽车行驶(xíngshǐ)在凹形竖曲线上时,同样存在视距问题。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的道路,在夜间行车时,若竖曲线半径过小,前灯照射距离近,影响行车速度和安全。在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上有许多跨线桥、门式交通标志及广告宣传牌等,如果它们正好处在凹形竖曲线上方,也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汽车从直坡道行驶到竖曲线上,尽管竖曲线半径较大,如其长度过短,汽车倏忽(shūhū)而过旅客会感到不舒适。因此,应限制汽车在竖曲线上的行程时间不过短,最短应满足3s行程。3.凸曲线(qūxiàn)最小半径3.凸曲线(qūxiàn)最小半径4.凹曲线最小半径(bànjìng)(前灯)5.凹曲线(qūxiàn)最小半径(跨线桥)竖曲线最小半径极限值是汽车在纵坡变更处行驶时为了缓和(huǎnhé)冲击和保证视距所需的最小半径值。竖曲线半径一般值是最小半径极限值的1.5-2.0倍。/【例4-3】//四、爬坡车道(chēdào)四、爬坡车道(chēdào)城市道路:①.快速路及V≥60km/h的主干道,i>5%的路段。②.大车V下降,80→50、60→40③.上坡路段混入大型车辆的干扰降低通行能力时。④.经综合(zōnghé)分析认为设置爬坡车道比降低纵坡经济合理时。爬坡车道宽3.5m。3.爬坡车道(chēdào)横断面设计4.爬坡车道(chēdào)横坡设计5.爬坡车道(chēdào)平面设计五、合成(héchéng)坡度/如果合成坡度(pōdù)超过最大容许值时,可减少纵坡或者加大平曲线半径以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无论纵坡还是横坡采用最大值,允许另一方采用不大于2%的缓坡,同时最小合成坡度(pōdù)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pōdù)不应设计为0%;合成坡度(pōdù)小于0.5%时,应采取综合措施保排水通畅。六、纵断面设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