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ppt课件课件.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X 页数:74 大小:296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方剂学ppt课件课件.pptx

方剂学ppt课件课件.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绪论理解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明确方剂学性质了解方剂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何为方剂?方剂概念:方剂学方剂学的性质学习任务方剂学课程特点学习方法重基础、重思考、重自学多测验、多讨论、多提问总论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药食同源”2.代表著作:《五十二病方》二、两汉——奠定了理论基础2.《伤寒杂病论》三、魏晋南北朝——略于理论注重实用,用药简捷四、隋唐时期——出现大型方书1、《太平圣惠方》北宋收方16834首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全面发展6.《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成无己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全面发展1.明代——本草与方剂学共荣3、《医方考》(700首)明,吴昆2、清代方论专著的涌现,使方剂学的发展日趋成熟罗美《古今名医方论》汪昂《医方集解》创方剂学的综合分类方法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吴仪洛《成方切用》费伯雄《医方论》《温病条辨》清,吴瑭《汤头歌诀》清,汪昂选录常用方剂300余首,编成七言歌诀200余首,流传较广九、近现代书名书名第二章方剂与治法1.概念: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得治疗原则。2.特点:①多层次②多体系第二节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思考题方剂与治法关系:例: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第二节常用治法从八纲中寒热病性推导出八法之思路寒—温热—清单一治法虚—补八法实—泻汗吐消和法下(复合治法)“八法”1、七方说2、按病证分类3、按主方分类①始于“十剂”唐·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后世有发展为“十二剂”——《本草衍义》“二十四剂”——《医家全书》②宋·赵佶《圣济经》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③张景岳“八阵”④明•程钟龄《医学心悟》“八法”5、综合分类法第一节方剂的配伍目配伍作用:1·增强药力2·产生协同作用3·控制多功能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第二节方剂的基本组织形式君药:君药:臣药:佐药:使药:麻黄汤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之主方病因:外感风寒病机: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主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方解:君:麻黄15--发汗散风寒,宣肺平喘臣:桂枝10--发汗解表,以助君药表散之力调和营卫佐:杏仁10--味苦降利肺气,以助君药平喘散风寒,以助君臣解表使:炙甘草5--调和诸药使麻桂发汗不过,兼有佐制之义和胃气,使发汗不伤正第三节方剂变化形式一、药味增减变化一、药味增减变化一、药味增减变化二.药量的增减变化二.药量的增减变化三.剂型更换的变化:本章要点第五章剂型三、丸剂第六章煎药法和服药法煎药方法第二节服药法服药次数服药方法古方药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