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实验区名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区负责人王浩学校名称南京林业大学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申报日期2008-6-26教育部财政部制二○○八年四月填写要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所属类别”请填写:创业教育、软件工程、文科、生命科学、经济学、法学。4.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属类别创业教育建立时间1999年实验区负责人姓名王浩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3.3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联系电话(手机)025-85427781(13805169757)电子邮箱wh9816@126.com传真025-85427781通信地址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邮编210037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源于1958年创建的“城市与居民区绿化”专业。是全国高等院校中办学历史最早、整体实力雄厚、社会影响面广的园林专业之一。2003年被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点。2001年专科园林专业被省教育厅遴选为省级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同年10月被教育部遴选为国家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7年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园林室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立于1999年。2008年获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9年来,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教学组织形式等多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本科专业“以园林规划设计为龙头,以植物、建筑、工程为支柱,以地学、美学和生物学为基础,具有知识全面的复合型园林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专科专业以“培养服务于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以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为主体,具备园林艺术素养和职业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并以此来构建园林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上,本科专业加强了基础,拓宽专业面,适度压缩学时,优化结构,强化实践,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重视优秀课程及课程群的建设;专科专业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整体改革和优化组合,形成了以园林施工与管理及园林植物栽培与管理两大块能力培养的课程模块。在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上,近九年在投入285万元用于园林本科教学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又分期、分批投入了近50万元,用于增加设施、调整基地实习实训功能,来满足教学的实习实训需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通过培养和引进并重,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在教材建设上,共出版园林本、专科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7部,在编4部,丰富了本科专业的教材和辅助教材,填补了园林专业教材的空白。2004年-2005年由王浩教授主持完成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课题研究,分别获国家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7年由王浩教授主持完成的“聚点成面,以面拓展,强化核心---园林规划设计方向课程体系构建研究”教学课题,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花卉学》课程获江苏省教育厅优秀课程称号,2006年《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获江苏省教育厅精品课程称号。2008年《园林工程》和《园林设计初步》课程获江苏省教育厅精品课程称号。2000年《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获华东地区高校出版社优秀教材学术专著二等奖,2004年《园林树木栽培学》获全国首届林科类优秀教材优秀奖,2006年高职园林专业教材《园林规划设计》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2006年“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园林专业系列教材”获第七届华东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二等奖。2007年园林规划设计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高校第三届多媒体课件教学竞赛”好课件奖。2、指导思想2-1.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根据应用型专业特点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趋势,强调实践教学环节,提出“国际、继承、拓展、实践”的培养思路,启发学生关注城市建设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和参与实际工程项目。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定位面向基层、面向城乡、面向社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往”的园林应用型人才。2-2.理论研究(社会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