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申报书实验区名称软件人才2+X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区负责人孟祥旭学校名称山东大学主管部门教育部申报日期2008-6-20教育部财政部制二○○八年四月填写要求1.请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要填“无”。2.格式要求:申报书中各项内容以Word文档格式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或另附纸张;均用A4纸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3.“所属类别”请填写:创业教育、软件工程、文科、生命科学、经济学、法学。4.著作、教材、论文须已刊登在正式期刊上或为正式出版物,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31日。1、实验区基本情况实验区名称软件人才2+X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所属类别软件工程建立时间2001年7月实验区负责人姓名孟祥旭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2.11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教授/院长联系电话(手机)13905318223电子邮箱mxx@sdu.edu.cn传真0531-88391686通信地址济南舜华路中段山东大学软件学院邮编250101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创办于2001年7月,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联合批准的首批35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现有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软件工程工程硕士专业。设有软件工程研究所、软件工程系、数字媒体系,山东省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高性能计算中心。建院7年来,软件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体系、运转机制、软硬件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实施。创造了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环境;确立了以聘任制为基础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用人制度;引入物业公司,后勤服务实现了社会化。培养体系:以精英型软件工程人才为目标,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国际化,工程化,实用型,复合型的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建立了鲜明的“2+X”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一种与国际IT界互动的认证、培训、实践体系;为了贯彻国际化的,面向软件工业培养人才的目标,软件学院采取了面向软件工业的需求办学的方法,在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本科生,在校内学习三年,大四被派往实习基地实习,参与商业软件的实地开发,并且完成毕业论文。对于研究生,课程学习的时间为1年到1年半,在软件公司实习一年,并且完成毕业论文。专业建成自己独立的校区,坐落在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内,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优良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高科技氛围,促进了校、企的携手和互动。学院主体楼宇建筑面积为13.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楼、学生公实验区前期工作基础寓、学生餐厅、实训中心、软件工程实验室、专家公寓等。教学楼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内设19个多媒体教室、4个语音听力室、100多个大中小教室和教学办公区等;阅览室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具备电子阅览功能;4栋学生公寓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可容纳3000余人。专业拥有实验室24个,高档微机1052台、各类服务器十余台,覆盖整个校区的校园网,投资1540万元建设的高性能计算机系统,聚合计算能力为1.3万亿次/秒,存储容量为18TB,是教育部首批“中国教育科研网格”12个主节点之一,接受了IBM、Intel、Infor、微软等国际著名IT公司捐赠大批服务器设备和软件,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性能优越的计算平台。专业与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建立的50家实习基地,为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熟悉软件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软件市场,学习和运用软件开发、管理方面的知识,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和保障。80%四年级本科毕业生进入了实习基地。他们的面向工业的国际化的软件开发与软件管理经验受到了公司的好评。进入实习基地的学生中,80%的学生已经和所在实习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其他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学生希望找到更好的公司就业专业拥有一支专职教师队伍和一批来自高校、企业界、外籍专家组成的优秀外聘师资队伍。专职教师43名,有教授11人,副教授16人,博士生导师6人,50%以上具有企业背景;专职实验教师17名,有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8人。他们有着丰富软件开发经验,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取得许多教学改革的成果。从软件公司招聘企业界教师29人,中有企业副总经理以上的专家4人,高级工程师5人,他们有丰富的实际项目开发经验,主要承担项目课程的讲课,实训和实习指导。外籍教师30人,客座教授9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