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第6章.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4.5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自动控制原理 第6章.ppt

自动控制原理第6章.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第六章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中频段3.复合校正校正方法:分析法(analyzingmethod)综合法(synthesizingmethod)三、基本控制规律(2)比例-微分(PD)控制例6-1控制系统如下。试分析控制器采用P或PD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积分(I)控制(5)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020dB/dec由三角公式:超前网络特性090º串联滞后-超前校正(2)滞后-超前网络特性二、有源校正装置串联超前校正的原理:27由给定的相位裕量值29确定补偿网络的转折频率31(2)串联超前校正实质—利用超前网络相角超前特性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例1设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解40计算超前网络参数,并确定已校正系统的开环传函40例240(3)为获得的相角裕量,校正装置应提供超前相角40设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迟后校正网络设计步骤:(1)根据稳态误差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利用已确定的开环增益,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确定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3)选择不同的,计算或查出不同的,在伯德图上绘制曲线;(4)根据相角裕度要求,选择已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考虑迟后网络相位影响后的相角裕度例3控制系统如下:40而wc值可在2.3-2.7范围内任取,不妨取2.7(5)验算40串联超前校正与串联滞后校正的区别3.串联迟后-超前校正当未校正系统不稳定,系统指标既要考虑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指标(响应速度、相位裕度)时,仅用一种校正方式难以实现,这时可考虑串联迟后-超前校正装置。串联迟后-超前校正设计步骤:(1)根据稳态性能确定开环增益K;(2)绘制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求未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相角裕度、幅值裕度(3)确定超前网络的交接频率:在未校正系统对数幅频特性上选择-20dB/dec变为-40dB/dec的交接频率作为(4)由响应速度选择截止频率和校正网络衰减因子-206-4反馈校正用频率法设计反馈校正装置时:频域分析法小结(1)频域分析法小结(2)○频域分析法小结(4)频域分析法小结(5)频域分析法小结(6)11.已知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频域分析法小结(8)2.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3.已知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