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性质四边形知识汇总大全.pdf
上传人:Jo****34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用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性质四边形知识汇总大全.pdf

通用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性质四边形知识汇总大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通用版初中数学图形的性质四边形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工人师傅常常利用角尺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来平分一个角.如图,在∠퐴푂퐵的两边푂퐴、푂퐵上分别在取푂퐶=푂퐷,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点퐶、퐷重合,这时过角尺顶点푀的射线푂푀就是∠퐴푂퐵的平分线.这里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依据是()A.푆퐴푆B.퐴푆퐴C.퐴퐴푆D.푆푆푆答案:D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判断即可.解:由题意可知푂퐶=푂퐷,푀퐶=푀퐷在△푂퐶푀和△푂퐷푀中푂퐶=푂퐷{푂푀=푂푀푀퐶=푀퐷∴△푂퐶푀≅△푂퐷푀(SSS)∴∠퐶푂푀=∠퐷푂푀1∴푂푀就是∠퐴푂퐵的平分线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关键.2、如图,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α的度数是()A.72°B.60°C.58°D.50°答案:D解析:根据∠α是a、c边的夹角,50°的角是a、c边的夹角,然后根据两个三角形全等写出即可.解:∵∠α是a、c边的夹角,50°的角是a、c边的夹角,又∵两个三角形全等,∴∠α的度数是50°.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对应边的对角是对应角,对应角的对边是对应边.3、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4,高是5,一只在A点的蚂蚁想吃到B点的食物,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2A.9B.13C.14D.25答案:B解析:画出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即为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结论.解: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即为AB,AB恰为一个矩形的对角线,该矩形的长为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即长为24÷2=12,宽为5,∴AB=√52+122=13,即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13.故选:B.小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与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题34、在等腰三角形△퐴퐵퐶中,퐴퐵=퐴퐶,作퐶푀⊥퐴퐵交퐴퐵于点푀,퐵푁⊥퐴퐶交퐴퐶于点푁.(1)如图1,求证:△퐵푀퐶≌△퐶푁퐵;(2)如图2,线段퐵퐶上取一动点푃,过点푃作PE∥퐴퐵交퐶푀于点퐸,作푃퐹//퐴퐶交푁퐵于点퐹,求证:푃퐸+푃퐹=퐵푀.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ACB,利用AAS定理证明;(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M=NC,证明△CEP∽△CMB、△BFP∽△BN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证明结论.解:(1)∵퐴퐵=퐴퐶,∴∠퐴퐵퐶=∠퐴퐶퐵,∵퐶푀⊥퐴퐵,퐵푁⊥퐴퐶,∴∠퐵푀퐶=∠퐶푁퐵=90°,4在△BMC和△CNB中,∠푀퐵퐶=∠푁퐶퐵{∠퐵푀퐶=∠퐶푁퐵퐵퐶=퐶퐵∴△퐵푀퐶≌△퐶푁퐵(AAS);(2)连接OP,如下图,∵푃퐸//퐴퐵,푃퐹//퐴퐶,∴∠퐵푀퐶=∠푃퐸퐶=90°,∠퐶푁퐵=∠푃퐹퐵=90°,∵푆△퐵푂퐶=푆△퐵푂푃+푆△퐶푂푃,111∴푂퐶·퐵푀=푂퐵·푃퐹+푂퐶·푃퐸.222∵△퐵푀퐶≌△퐶푁퐵,∴∠푂퐵퐶=∠푂퐶퐵,∴푂퐵=푂퐶,11∴푂퐶·퐵푀=푂퐶(푃퐹+푃퐸).22∴푃퐸+푃퐹=퐵푀.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5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5、定义:如图,点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NB,若以AM,MN,NB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则称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1)已知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NB,若AM=2.5,MN=6.5,BN=6,则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吗?请说明理由.(2)已知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且AM为直角边,若AB=14,AM=4,求BN的长.答案:(1)是,理由见解析;(2)4.2或5.8.解析:(1)直接计算两条短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长边的平方即可;(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MN为最大线段时,②当BN为最大线段时,分别计算即可.解:(1)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理由如下:∵AM2+BN2=2.52+6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