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潮阳一中明光学校文科数学学案张盛武《简易逻辑》常用逻辑用语命题定义: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四种命题的形式:原命题:若,则(为命题的条件,为命题的结论);逆命题:若,则否命题:若,则逆否命题:若,则四种命题的关系:HYPERLINK"http://www.xjktyg.com/wxc/"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若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则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若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则它们的真假性么没有关系课堂讲解A组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为(A)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命题“”的否命题是(C).A.B.C.D.下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D)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2009重庆卷文)命题“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是正数”的逆命题是(B)A.“若一个数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B.“若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则它是负数”C.“若一个数不是负数,则它的平方不是正数”D.“若一个数的平方不是正数,则它不是负数”(2008·广东文9)命题“若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的逆否命题是(A)A、若,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B、若,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C、若,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D、若,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2008深圳调研文)已知命题“若则”为真,则下列命题中一定为真的是(B).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课堂讲解B组(2009·广东文6).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②若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相互垂直;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④若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与它们的交线不垂直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不垂直.其中,为真命题的是(D)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设>bc”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真命题共有(C)个.A、0B、1C、2D、4命题“ax2-2ax+3>0恒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A.a<0或a≥3B.a0或a≥3C.a<0或a>3D.0<a<3二、充要条件1、充要条件如果已知pq那么我们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若pq且qp,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记为p⇔q.2、反证法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假设),引出(与已知、公理、定理…)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证明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课堂讲解A组设集合,,那么“”是“”的(B)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设集合,,那么“”是“”的(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设集合,,那么“”是“”的(D)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设集合,,那么“”是“”的(C)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的(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x|<2”是“”的(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且”的(B)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来源:Z&xx&k.Com]已知是实数,则“且”是“且”的(C)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已知,,,为实数,且>.则“>”是“->-”的(B)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已知的(D)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条件甲:,条件乙:,则甲是乙成立的(A)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有__②___。①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②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③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④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课堂讲解B组已知两条不同直线和及平面,则直线的一个充分条件是(B)A.且B.且C.且D.且[来源:学.科.网]设均为直线,为平面,其中则“”是“”的(B)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