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庐山的云雾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庐山的云雾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庐山的云雾_苏教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庐山的云雾》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流连忘返”“云遮雾罩”“瞬息万变”等词语,并能用“流连忘返”造句。2.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二、过程与方法经过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领会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并能仿写一处景物。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中激发出先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怀。【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庐山云雾的手法和好词佳句的运用。【教学难点】突显祖国绚丽、秀美的河山,激发先生热爱祖国河山的精神。【教学方法】启发法、浏览法【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看图片,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不知道庐山呢?庐山又称匡山、匡庐,地处江西省北部,山势宏伟,山体多峭壁悬崖,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下方就让我们一同来看大屏幕,一同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丽景色。播放庐山风景的图片。2.谁来说说在这些图片中,你看到了甚么?(先生回答看到了庐山的云雾,引出课题。)3.没错我们发现了庐山的云和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就是《庐山的云雾》。(板书课题:3.庐山的云雾)先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要求先生自在出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以小组的方式解决读音成绩,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出示带音生字:庐、瀑、幻、似、姿、笼、罩、系、泻、返。(1)全班开火车朗读生字,集体纠正。(2)同桌互相检查,读生字。(3)去音读字。(4)完成课后题第2题描红。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庐山、瀑布、笼罩、仿佛、系在、变幻无常、千姿百态、一泻千里、流连忘返(1)以多种方式读词语(开火车读、分组读、同桌互读、齐读)(2)以小组方式讨论“变幻莫测、瞬息万变、一泻千里、流连忘返”等词语。教师听取汇报并纠错。变幻莫测: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瞬息万变:在极短的工夫内就有很多变化。描述变化很多很快。一泻千里:描述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描述价格猛跌不止。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遗忘了回去。(3)学习多音字:系:xì(关系)jì(系鞋带、系在)似:sì(仿佛)shì(似的)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4)强调形近字:姿(姿势)资(资产)泻(一泻千里)泄(发泄)姿:跟动作、外型有关。资:跟钱有关。泻:表示很快地流;腹泻。泄:指液体或气体排出;表示发泄;指走漏和发泄。(5)用“流连忘返”造句,指名造句,教师进行纠错。留意提示先生根据原文句式进行造句,例:高耸娟秀的华山,真令人流连忘返。三、再读课文,全体感知。过渡:同学们我们一同掌握了基础知识,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整篇课文为我们都介绍了甚么。1.以本人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同学们考虑课文中每一段都写了甚么?2.指名概括课文每一自然段内容。第一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第三自然段:写了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感慨庐山景色令人流连忘返。3.播放庐山云雾的视频感受庐山云雾美景。4.观看视频后试着说几个有关云雾的四字成语。浮云蔽日、如坐云雾、云雾弥漫、过往云烟、云蒸霞蔚、行云流水、彤云密布……四、精读感悟过渡:同学们对本篇课文曾经有了一个全体的认识,那么下方我们就走进庐山,仔细的看看庐山的云雾究竟有哪些特点,它们又有多么奇妙。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考虑庐山上都有甚么?走在庐山上有甚么感觉。用“____”在文中标记出来。庐山上有:高峰、深谷、瀑布、溪流、云雾。走在庐山上的感觉:常常会有一种腾云跨风、飘飘欲仙的感觉。2.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在朗读的过程中考虑,这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进行描写的?(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像这类围绕一句话进行描写的构段方式我们称之为甚么?(总-分的构段方式)3.在这个自然段中我们发现,庐山云雾有甚么特点用原文当中的哪个词语进行概括。(千姿百态)这个特点在原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指名用原文进行回答。“千姿百态”在文中具体描写为: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4.这段的描写是按照甚么按次描写庐山云雾的?(出示课件,提示按次)由上到下,按照山顶—山腰—山谷的按次来写的。5.在这个自然段中运用了甚么修辞手法?(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云雾比作了甚么呢?(出示课件挖词填空)比作了白色绒帽、玉带、大海、巨大的天幕出示课件领会“千姿百态”。6.按照学习第二自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