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教学的23条建议.docx
上传人:13****1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KB 金币:22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焦虑的家长+压抑的孩子=两败俱伤的教育知乎上看到一位女儿的抱怨,小时候家里穷,过年买新衣服的时候,她总会说:“给弟弟买吧,我不要!”其实,她的内心是多么渴望一件新衣服,甚至暗暗希望,妈妈也会给她买一件。当然,最后衣服只买给了弟弟。上大学的时候,每个月的生活费不超过五百,穿着土气臃肿的衣服。可每学期结束后回家的时候,她总会给家里人捎带一些外面的特产,所有人都觉得她很懂事!有一次,父亲开车被撞,幸好并不严重。妈妈让她打个电话给她爸。她问妈妈:“告诉弟弟了吗?”妈妈回答:“没有,怕影响他找工作。”她有点难以理解:“你怎么不怕影响我的工作呢?”妈妈说:“你比较懂事啊!”“娇纵有人疼,懂事遭雷劈。”跟爸爸妈妈去商场,明明对玩具爱不释手,只要父母说一句太贵了,就温顺地点点头走开。同学要求帮忙写作业带外卖,就算心里很不愿意,但总是和气地答应了。老板布置的任务,任凭繁复无理,也是默默地熬夜加班完成。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被“懂事”这个词绑架的孩子。大人们总是一遍遍地说“懂事才是好孩子”,好像学会像成年人那样去思考是一种好孩子必备的技能。成熟懂事固然是一件好事,只是很多大人忘了,这个世界上除了懂事和成熟,还有两个词叫做“委屈”和“不快乐”。懂事的孩子只是不会无理取闹而已,只是适应了应该表现得成熟的环境,习惯了他人充满误解的视线罢了。其实,这是一种很深的绝望。孩子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担心别人不喜欢,所以每天小心翼翼看着大人的脸色生活,失去了她们那个年龄应有的放肆和任性。1“你要懂事,要听话”我们平时最常听到父母对孩子说的话就是“你要懂事,要听话”,要求一个孩子懂事似乎再正常不过,“懂事”作为一个褒义词也似乎从未被质疑过。小时候,电视里有一个经典的公益广告让观众印象深刻,一个孩子先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然后端着水盆走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洗脚”。这个行为不是讨好,而是学习,这种懂事是有益于孩子的成长。那什么样的懂事应该引起父母的警惕呢?知乎上有位网友为这种“懂事”下了个定义:过早地注重他人感受,用成人世界的道理权衡利弊而忽视了自身意愿,从而丧失了这个年龄段放肆、任性的权利。这类懂事的孩子往往会有这么几种表现:1、不敢在大人面前任性、放肆,不敢对抗权威2、处处迎合讨好大人,不惜忽略自己的感受2“你要懂事”成为父母控制孩子的手段“你要听话,凡事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这似乎是很多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他们希望孩子懂事。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道歉,父母就会停止训斥。然而,更多的时候,孩子并不真正清楚自己做错了什么,免于被打骂的恐惧令他们将内心深处的委屈隐藏。久而久之,这样的模式逐渐被内化,当不好的事情发生,孩子会第一时间无条件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会不自觉地因恐惧而内疚,进而变得顺从。有研究表明,那些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懂事,往往是和一些负面的童年经历相关,经历过童年家暴和有抛弃经历的孩子,大脑中支配恐惧和焦虑的脑神经回路与成人类似,他们的青春期比正常的孩子也来得要早一些。3太懂事的孩子,一生都不太快乐他们用尽心思让身边的人高兴,希望以此来避免一切麻烦,却往往没有勇气表达真正的自己。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会变成“老好人”,他们的“好”并非全部来自于爱,而是出于恐惧。这些懂事的孩子,长大后也大多难以真正地幸福。低自尊,是那些过早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难以逃脱的现实。懂事已经成为他们讨好别人的方式。后来才明白,他人只会在意你是否温和、好沟通脾气好,但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关心你是不是受了委屈。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懂事,其实是种残忍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