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观察的定义指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设备,在教室等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中,对处于自然教学状态下的人、物或事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并加以分析的研究方法。课堂观察的内涵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方地位平等,是学术探讨活动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专业发展不是单纯地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改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共同探讨,观察的收益是双向的进行课堂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要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仔细思考,深入研究,真正把握住学生的脉搏要防止先入为主、光环效应、学习中心,拒绝假话,反对即兴点评、话语霸权要防止将教师的课堂行为划分成若干等级,给教师分出三六九等,互相攀比允许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需求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观察方式实施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阶段一:课前准备的议事日程课堂观察的进行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定性记录的观察点举例课堂观察的定量分析(案例1)技术简介:S-T编码分析工具,该分析工具只有两个代码即S(学生行为)和T(教师行为),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教学行为进行定量处理和评价,判断课堂教学的性质。本案例采样时间间隔为3秒,每一行20个方格记录一分钟内20个行为的编码,15行就表示一段15分钟的连续观察。S-T编码分析工具课堂观察:课堂观察记录表相关参数的含义将本案例的课堂观察记录表数据导入编码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本节课师生行为转换率Ch=0.36(108÷299),教师行为占有率Rt=0.59(176÷300),学生行为占有率Rs=0.41(124÷300),根据数据可以判定本节课应为混合型教学模式。课后交流(评价反思)课堂观察的定量分析(案例2)技术简介弗兰德斯语言互动分析表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将师生课堂对话活动分为十种类,每个分类都有一个代码(即表示这类行为的数字)。利用弗兰德斯师生对话互动分类表可以分析课堂上师生对话的频次,进而依据代码分类进一步分析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等。元素周期律语言互动记录数据呈现与结果分析:教师的主导取向(第⑤⑥⑦⑧类)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占绝对优势,为48.125%,以教师主导取向的教学不易偏离教学主题,并能促使学生及时对教师的期待做出回应(第⑧类)。学生自主取向(第①②③类)的教学方式使用较少,仅占6.375%,不利于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对学生直接影响的教学行为(第⑤⑥⑦类)占35.875%,间接影响的教学行为(第①②③④类)占18.625%,明显低于直接影响的教学行为,不利于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可以看到教师较以往的教学明显体现一定的教学民主(第⑥⑦类仅占5.625%,)。问题的思维水平学生回答方式统计教师理答方式统计课后交流进一步优化问题的设计课堂观察的定量分析(案例3)技术简介(ITIAS)学生言语:应答(被动反应)(9)、应答(主动反应)(10)、主动提问(11)、与同伴讨论(12)沉寂:无助于教学的混乱(13)、思考问题(14)、做练习(15)技术:教师操纵技术(16)、学生操纵技术(17)、技术作用学生课堂交互行为比率统计表(FIAS)课堂交互行为比率统计表(ITIAS)请你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