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课堂提问五忌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课堂提问五忌谈.doc

德-课堂提问五忌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堂提问“五忌”谈彭耐光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使用,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但是,使用不当,学生情绪受抑,思维受阻,出力无收效。我认为,课堂提问有“五忌”。一忌集体式。有的教师喜好集体问答,“好不好?”“好!”“对不对?”“对!”“是不是?”“是!”等一问一答,表面轰轰烈烈,实则效果甚差。好多同学条件反射,随声附和。更何况集体问答,打断他人思维,影响旁人思考,这是逻辑思维学中最忌讳之事。何不如提出问题后,让同学们静心熟虑、待到弦紧弓张,即将“愤”“徘”时,指名问答,便可使学生的思维推向更高一层、更深一步。二忌单纯式。有人害怕课堂提问出现冷场,耽误课堂时间,总是单纯提问学生,希望课堂提问顺利进行。岂不知,这样做,热了少数,冷了多数。长此以往,多数学生发现了奥妙,知道提问与己无关,积极性受挫,主动性淡漠,人为地造成两极分化。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要有层次;入选要不拘一格。引路性提问,要多问优等生;锻炼性提问,照顾中等生;鼓励性提问,穿插点问差等生。总之,课堂提问要让每个同学都有启迪,要使人人主动进取,使课堂变成学生施展才华、相互竞争的场所。三忌盲目式。课堂提问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时间到人选,从收听反馈信息到讲评,都要心中有数。课堂提问是师生双边活动,既要考虑问题选择最直接为讲授内容服务,还要考虑问题的难易适当,具有启发思考价值,让学生按照一定逻辑连贯性把知识和思维推进到更高的认识,更新的结论,同时还要注重提问的技巧和艺术,对不同类型的提问,什么时候发问?问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够”的火候时;怎样发问?设问、自问、反问交错进行;问谁?优、中、差面面俱到;学生答错或回答离题太远如何往回引导等等,都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考虑。特别是课堂应变提问,更应该有的放矢,绝不能随意发问,仓促上阵。四忌惩罚式。有的教师见个别同学在堂上睡觉,做小动作或偷看其它书籍,不是采取提醒暗示的方法来制止他们的不良行为,而是借提问来进行惩治。这样做效果恰恰相反,明明上课做其它事,心无二用,原本就没把知识听进去,甚至连提问什么也不会知道,肯定出现冷场,造成僵局。如果这时教师再热嘲冷讽几句,势必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好事变成坏事。我曾多次接触过这些同学,他们如是说:老师借提问挖苦制人,想出我们的洋相。此法实在不可取,人人都有一颗上进心,容不得别人半点歧视,尽管我们有错,这样惩人,心里总觉得不服气,有怨气。五忌有头无尾式。课堂提问是落实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即时反馈的一种方式。如果只管提问记分,不管效果如何,这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意义。我们既要勤勤恳恳搞耕耘,还要扎扎实实管收获。我认为完整的课堂提问至少包含三层:一、精心设计、提出问题;二、物色对象,收听信息,三、讲析正误,落实知识。特别是第三点,常常被人疏忽。对学生的回答,首先耐心听完,并从思维的敏捷性、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动机、方法、能力等诸方面给以简要贴切的评价,这样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激发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学习中参与,主导和主体在这里能获得高度的统一,课堂提问就会取得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