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数学教案大班数学教案(精选)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感知立体图形在空间的存在形式,正确点数立方体。2、体验数形关系,有一定的空间概念。活动准备:多媒体、30个立方体、若干积木、笔、调查表以及操作纸。活动过程:1、复习几何形体。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辨认,并能说出它们的特征。(告诉幼儿这些图形有一个2、学习数立方体。1)看图数立方体要求幼儿看清图形,正确点数正方体。"来;自。屈;老师;教。案;(小朋友之间进行校对;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校对。)2)幼儿操作活动把幼儿分成三组,用立体图形进行拼搭,要求幼儿说出“我用了几个立体图形拼搭了什么?”3)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正确点数立方体,学会将隐藏部分给找出来。通过此活动来提高小朋友学习的兴趣。3。延伸活动:数高楼运用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对小区内的高层楼房进行层次的统计,从中了解到我们的'楼房也是通过一个个的立体图形而组成的。活动反思: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大班数学教案篇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对20以内数字进行顺序排列,帮助幼儿进一步对20以内的顺向唱数顺序进行认知和熟悉。2、帮助幼儿理解顺序排序中数字间的增减关系。活动准备:在进行此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挂图,引导幼儿复习情境主题“糖果店”的相关内容,鼓励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说一说。(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上三组不同的数字序列(例如:2→3→□→5→6→7;11→□→13→14→15→□;□→16→□→18→□→20),每组序列中选若干个数字位置留空。(2)把1~20数字卡贴在黑板右下角。(3)《情境互动式幼儿数学教育课程》幼儿用书大班下学期活动过程:1、教师可以用小故事导入情境,并出示小动物形像:“小朋友们好,你们看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出示宝宝兔),大家高兴不高兴?”2、教师逐一出示数字序列,并引导幼儿观察黑板上的第1个序列。教师:“今天宝宝兔给我们带来了数学王国的数字宝宝,你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都是好朋友,它们手拉手来到这里,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哪个数字没有和它的好朋友拉手阿?”然后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并说出那个数字后面的数字是几。活动说明:在这个环节重点是帮助孩子理解数字前后之间的关系,理解前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少1,后面的数字比这个数字多1。鼓励幼儿善于思考并勇于表达出来。3、“宝宝兔想请一个小朋友帮帮忙,谁愿意从这些数字里把它的好朋友找出来?”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进行操作,从右下角1~20的数字中找到相应的数字,并把它贴在数列空白的位置上。4、以同样的`游戏玩法进行后两个序列的操作,帮助幼儿巩固顺序唱数、点数、以及对20以内序数的经验。5、翻开儿童用书,引出书上的练习题。按照活动规则,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进行第1个序列的练习,然后让幼儿独立完成后面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在进行最后一个序列时,由于本序列第一个数字空缺,教师一定要引导幼儿先从题目已经写出来的数字开始作答。如:10前面的数字是几?后面的那个数字是几?13前面的数字是几?对能力弱的幼儿要加强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并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数字的唱数顺序和数字间的增减关系。大班数学教案篇3活动目标:1、观察画面,探索发现画面中的模式。2、尝试运用3—4种物体进行有规律的排序。3、体验与同伴合作设计模式的乐趣。活动准备:1、课件、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2、1个城门、1封信3、操作材料:彩链、彩色圆片、彩色组块及各种形状活动过程:一、绘本情景导入,探索发现模式1、情景导入,引出活动2、观察画面,引发幼儿对模式的兴趣(1)PPT1—2(引导幼儿发现aab模式)师:公主出发了,到了城堡,发现门是锁着的。师:那钥匙在哪里?去问问这棵大树吧。(提出要求,从画面中找出aab模式)(一起念着咒语入场回到位置)(2)PPT3(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发现abc模式)师:哎呀!前面哪条路才能找到巫婆呢?你发现了什么?(3)PPT4(找模式:abb、ab、abc)二、幼儿操作:做项链(1)提出要求:用彩链串一条有规律的项链(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3)作品交流分享三、拓展练习:设计模式1、提出要求:幼儿分组进行,选择材料进行模式设计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分享四、延伸活动分享故事绘本《乱七八糟的魔女之城》大班数学教案篇4活动名称:5的分合型减法。活动目标:1、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分合型减法。2、进一步了解“-”“=”所表示的含义。3、幼儿愿意动手操作,体验到数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