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土家族民间舞蹈研究之一(常用版).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土家族民间舞蹈研究之一(常用版).doc

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土家族民间舞蹈研究之一(常用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土家族民间舞蹈研究之一(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资料,欢迎下载)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土家族民间舞蹈研究之一第24卷第4期2004年7月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ofSouth—Centr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JuI.2004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土家族民间舞蹈研究之一陈廷亮,安静峰(吉首大学艺术系,湖南吉首416000)摘要:本文按土家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对其舞蹈进行归纳与分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土家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关键词:土家族;舞蹈;分类;艺术;特征中图分类号:J722.2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33X(2004)04—0065—03世居于湘鄂渝黔边的土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着名的舞蹈有摆手舞,八宝铜铃舞,毛古斯,跳马舞,跳丧舞等.土家族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舞蹈其艺术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将土家族民间舞蹈作一些归纳分类,并阐述其艺术特征,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土家族舞蹈的分类大凡民族民间舞蹈,其产生与发展都带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本民族的文化生活,风俗习惯息息相关.(一)与土家族宗教信仰,祭祀有关的舞蹈.土家族原始宗教极为兴盛.宗教职业者"梯玛"(即巫师)在古代既掌握神权,又掌握基层政权,在人民中威望极高,他们利用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对于舞蹈艺术而言,他们成了土家族舞蹈的传承人.梯玛在解钱,许生,许愿,求子等祭祀仪式中,表演了许多传统舞蹈.如八宝铜铃舞就是由梯玛表演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仪式舞蹈.关于八宝铜铃舞的历史源流,据清乾隆十年《永顺县志?风俗志》记载:"土人喜渔猎.信鬼巫,病则无医,惟椎牛羊,巫师击鼓摇铃,卜竹以祀鬼.""击鼓摇铃"就是八宝铜铃舞.民间传说,很早以前土家族的祖先有4兄弟,4人有8子,上山割麦遇难,后世梯玛为祭祀他们,做了8个铜铃,念咒起舞以示怀念.又说,原来八宝铜铃象征梯玛的一匹宝马,故在铜铃上端要雕一个马头,马头颈部系着五色彩带象征马的鬃毛,而梯玛摇铃起舞时,常出现一些喂马,逗马,跨马和下马的动作.在土家族地区最常见,场面最为盛大的摆手舞则是土家族一年一祭活动中必跳的舞蹈,有大摆手和小摆手之分.大摆手舞是为祭祀祖先八部大王而举行的大型祭祖活动中所跳的舞蹈.土家族氏族社会分为八个部落,首领称为"八部大王",后人将八部大王视为祖先神来敬奉.称之为"八部大神",祭"八部大神"形成了土家族人民特有的节令习俗.而小摆手祭祀的主神则是彭公爵主,有的根据姓氏增加陪祭神.小摆手是在唐末五代,江西彭氏入主湘西之后才兴起来的.清《龙山县志》卷十一记载:"土民祭土司神,有堂日摆手堂.供土司神位陈牲体,至期既夕,群男女并人,酬毕,披五花被,锦帕裹首,击鼓鸣钲,跳舞鸣歌……歌时男女相携,蹁跹进退,故谓之'摆手'."跳丧舞则是土家族丧葬活动中跳的舞蹈.早在隋唐时期,南方诸蛮夷的丧葬仪礼中就有击鼓跳丧祭亡灵的习俗.据《夔州图经》记载,土家族先民于隋唐时就跳此舞.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如今跳丧舞盛行的地区曾是古代巴人的活动地区,因此有史家认为跳丧舞是古代巴人的舞蹈遗存.至清道光年间,《长阳县志》卷三载土人先人逝世,"I临葬夜,众客群挤丧次,一人擂大鼓,更互相唱,各日打丧鼓,歌词大都是吊亡灵,慰生者."不难看出土家族丧葬习俗和跳丧舞具有久远的历史.(二)与土家族劳动生产有关的舞蹈.土家族人民长期生活于山区,故其舞蹈亦多以表现山区生活为主,并在土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完善.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舞蹈是毛古斯.毛古斯表现的就是土家族祖先"毛人"的生活.就其动作内容来看:有反映狩猎生活的"理足迹","察看","举棒追兽","围猎","追打","搏斗","抬野兽"等,有模拟动物的"兔儿跳","磨鹰斑鸠"等,有表现生活场面的"照太阳","看月亮","抖跳蚤"等.有反映原始农耕生活的"烧山","打火","打粑粑"等,舞蹈动作朴素简单,线条粗犷,跳起来有股"野"劲.因此,有人认为毛古斯产收稿日期:2003—09—02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湖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研究"(O2AO38).作者简介:陈廷亮(1964一),男(土家族),湖南省龙山县人,吉首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民族文化.65中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生于原始社会的狩猎生活,它反映了土家先民同大自然作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