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教学最新PPT课件.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4.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理心理学教学最新PPT课件.ppt

管理心理学教学最新PPT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心理学课程简介第一章导论1.1管理心理学的科学论[统一认识]:什么是管理?本课程对管理的定义:[参考]如何具体理解管理?[参考]管理过程:管理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参考]管理的两种模式:A型管理与B型管理[参考]决策的有效性标准[参考]组织结构领导(管理)行为特征[参考]管理活动内容(2)什么是管理心理学(研究对象)1.1.2管理心理学的科学定位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而形成的边缘性综合学科。各学科对管理心理学的贡献(p.4)1.2管理心理学的产生1.2.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1.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3.2研究方法管理心理学中研究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2)具体的研究方法第2章需要与动机2.1需要与动机概述2.1.1需要的产生与种类(2)需要的种类1)按水平高低分,有底层次、中层次、高层次需要。2)按发生学来源看,有本能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本能性需要:是与生俱来的,先天性的。社会性需要:是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受环境、教育的影响而后天习得的。3)按承载主体分,有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4)按性质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5)按诱因分,有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参考][思考]本能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1)需要的对象性任何需要都是指向一定对象的。这意味着,人的大部分需要是通过学习获得的。(2)需要与个体生存发展的相关性需要时个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个体在生存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优势需要和需要特点。如何理解?(3)需要的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活动需要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这是共同的需要。但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状态和外部环境条件不同,其需要也有明显的个别差异性和优势现象。为什么?(4)需要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任何具体的个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体。(“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生命的不同时期)[参考]依赖性与性格的发展2.1.3动机的特性与分类[本课程对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在自我调节的作用下,个体使自身的内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驱力等)与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理解:1)自我调节2)内在需要与外在诱因3)协调4)激发、维持、达到目的的过程[思考]动机的产生[思考][参考]动机的产生(1)动机的特性(2)动机的分类2)如何促进积极动机的形成。[动机形成理论(张燮等)]:1)提供充分理由。(习得需要)2)指向鲜明的目标。(动机理论)3)得到行为的强化。(学习理论)4)使新的动机具有改进自我形象的意义。5)显示出理想的社会效果。(自我发展)6)受到人际关系的推动。(社会需要)7)注意运用参照者的影响。(行为标准)8)不断纪录实现目标的进程。(成就需要理论)2.1.4动机的功能2.1.5影响动机的因素2.1.6需要、动机与行为需要与动机概述小结动机的特性:支配性、维持性、自我调节性、内隐性。动机的分类:从性质来分,有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动机的功能:始发功能、导向功能、强化功能。影响动机的因素:很多。需要、动机与行为:需要是行为的内部动力源泉;动机支配行为。作业激励理论简介[主要任务]什么是激励?2.2强化型动机理论2.2.1学习理论(斯金纳)[基础][参考]经典学习理论–巴甫洛夫[补充说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比较][说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2.2.2强化理论(斯金纳)[参考]行为改造[参考]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参考]班杜拉的“观察学习”[补充][参考]行为标准与自我调控[补充][参考]自我效能与行为2.3内容型激励理论2.3.1需要层次理论[讨论]什么是自我实现需要(2)奥尔德弗的ERG理论(1969年)2.3.2成就动机理论[参考]金钱的意义[参考]成就需要和权力需要和组织行为2.3.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50年代后期)[参考]需要理论小结激励理论简介[主要任务]构建对激励的系统认识2.4过程型激励理论2.4.1期望理论1[参考][思考]为什么员工对工作缺乏积极性?[参考][思考]管理与期望理论[参考][思考]期望理论的基本假设2.4.2公平理论[参考]参照对象[参考]投入和产出2.4.3目标设置理论小结第三章态度与价值观3.1.1态度及其形成(1)态度的含义、结构和性质2)态度的结构[三个组成成分]:[态度三要素之间的一致性***]:一般而言,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p.72)。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和动力,意向成分是态度的外在表现(p.72)。个体对态度对象的认知和情感最终导致个体采取行为方式的倾向(p.72)。3)态度的性质*[习得性]:态度是经过后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