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授课对象:管理类学生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数:54学时授课教师:毛华配来新安贺文洁李建华使用教材《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导论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1)组织行为的含义与种类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与发展2.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1.21世纪的新组织2.前景理论3.体验经济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1.21世纪的新组织21世纪新组织的特征*最新管理(20.70-至今):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用系统理论综合两个学派的基本观点,把组织看成开放的系统,它通过材料、产品、信息、能源等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2.前景理论1)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2)前景理论的三个基本原理3)前景理论的应用举例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2.前景理论1)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经济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2.前景理论2)前景理论的三个基本原理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2.前景理论3)前景理论的应用举例二、新组织、前景理论与体验经济3.体验经济体验的故事三、学科形成的理论准备*心理技术学:斯腾(德),1903年提出心理技术学;闵斯特伯格,1912年《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用心理测验选择工人,疲劳研究等。后来心理技术学朝人-机关系问题研究。*霍桑实验:美西方电器公司下属霍桑工厂,1924-1932年,研究灯光照明与工作效率的关系;1927年梅奥加入,进行“福利实验”“谈话实验”“群体实验”,得出人际关系理论。梅奥--工业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群体动力学:勒温(德),根据力场理论提出行为公式:B=f(P•E)即behavior=f(person×environment),强调群体行为的动向主要取决于内部力场,外部环境只起导火线的作用。*社会测量法:莫里诺,测量小群体人际关系的方法。?原理:团体成员间在一定标准上所进行的肯定或否定选择,实际反映着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状况。?形式:提名法、猜人测验、社会距离表(团体社会距离=某成员总得分/总人数;个体社会距离=对全体成员评分/总人数)关系分析法。*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四、研究对象与内容4.1、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是综合应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如: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相关的行为规律等),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的学科。*集中研究各类工作组织中人的工作行为规律,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对其员工行为的影响;二是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与绩效对组织效率的影响。4.2、研究内容*个体行为:差异、共性、激励…*群体行为:正式与非正式群体、群体压力与规范、人际信息沟通…*领导行为:个性特征、结构、行为、作风、效率…*组织行为:组织结构与理论、变革及其发展…*员工心理健康:压力分析、心理耐受力、心理发展…4.3、研究方法4.3.1、基本方法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案例法等。4.3.2、基本方案*发展研究方案:纵向追踪、横向比较、预期研究(预测模型-验证-应用)*实验研究方案:双组、单组对照、双组对照*研究结果的数据处理:集中趋势分析、离中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因素分析五、人性假设与管理5.1、人性假设5.1.1、“经济人”假设*又称“实利人”,认为:人的本性是贪婪懒惰,不愿承担责任的,自私自利。——麦克雷格的“X理论”。*管理措施:重奖重罚,金钱万能等外在激励,在早期管理时期得到大量运用。*此种思想与中国《荀子•天论》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相近。5.1.2、“社会人”假设*又称“社交人”,由梅奥提出。认为:物质利益对于调动工作积极性是次要的,人们最重视人际间的友好、理解、信任与情感交流。*管理措施:参与管理、民主决策、情感投资、团队建设等,此种管理在现代管理(二战-70年代)中广为运用。*此种思想与中国《孟子告子上》中“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相近。5.1.3、“自我实现人”假设*最初由马斯洛提出。后来麦克雷格总结马斯洛、阿及利斯(成熟-不成熟理论)等人的观点,提出“Y理论”,概括了该假设。认为:人的本性是勤奋而富有责任感,人具有自我控制与自我指导的功能,如果环境条件合理,人最终会达到自我实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