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语言文字.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语言文字.ppt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语言文字.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的语言鉴赏语言风格关注词语.注意语序.品味语言.还原语序还原语序还原语序还原语序还原语序还原语序还原语序6、其他:例1.苏轼《念奴娇》:“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例2.毛泽东《沁园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例3.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目穷千里”。语序颠倒的原因推敲字词动词活用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叠词拟声词把红色同绿色相对,让它们相互映衬,相互对照,构成富有情调的和谐画面,来表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粉红的桃花,翠绿的细柳,缀着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笼在灰白的晨雾之中,再加上黄莺婉转的啼鸣,好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春晓图。这里红绿对照,洋溢着一种蓬勃、热烈的气息。“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王昌龄)“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鉴赏字词的角度(辽宁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词意)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意境)形成鲜明对比(手法);(3分)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情感、主旨)。(2分)检测练习诗歌语言风格常用界定词语能用来答语言风格的词有: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谈谈下面这首诗的语言艺术。春怨唐·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叙:这首诗多用口语,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析:一二名句“人道”、“侬道”,纯用口语,生活气息浓烈。三四句用语夸张,想象奇特,焕发着积极浪漫主义的光彩,语言明朗率真。评:诗人以浪漫主义的彩笔,驰骋丰富奇伟的想象,创造出雄伟壮阔的境界,读来使人精神振奋,胸襟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