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陪心内科出科考试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48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规陪心内科出科考试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规陪心内科出科考试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规陪心内科出科考试名师资料合集(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出科考试试卷(一)1.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和最突出的症状是:()胸痛B,休克C,充血性心力衰竭D,心律失常2.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三个标准:()A,典型的临床表现B,特征性心电图改变C,心肌酶学的变化D.以上三者都不是E.以上三者都是3.使用硝普纳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药物需注射完以后才更换且不需要避光需要输液泵控制速度,且要密切观察血压输注药物后可下床进行大小便D,只能扩张动脉不能扩张静脉4、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在()A.心尖部B.心前区C.剑突附近D.胸骨体中上段后部5,冠心病的基础病因()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B.斑块破裂C.血栓形成D.血小板聚集6,急性心肌梗塞急诊介入治疗后的护理观察不包括()A监测心电图B胸痛的程度C肢端血运D有无尿潴留7,可以同时扩张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扩张剂是:()硝普钠B,酚妥拉明C,硝酸甘油D,多巴胺8,关于多巴胺的使用正确的是:()A,需要选择粗大的血管注射,且避光,6小时更换一次B,小剂量和利尿剂联合用药时能起到利尿作用C,中剂量可以升压D,不需要关注血压和局部皮肤变化9.急性左心衰时,下列处理措施不正确的:()A,使用吗啡B,鼻导管高流量给氧C,使用洋地黄制品使用利尿剂E,取头低足高位10.在医生未到来前,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我们可以做哪些处理:()A.予以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B.呼救并通知医生C.取端坐卧位,双腿下垂D.测量血压,调节氧流量,并在湿化瓶内加入浓度为35%的酒精11.以下西地兰使用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A.心率<60次/分时禁用B.推注时间大于5分钟,速度要慢C.禁与钙注射剂合用D.可发生视神经中毒反应(如:黄视绿视)12.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患者主要症状最大区别是()A.疼痛的性质B.疼痛的部位C.疼痛的程度与持续时间D.疼痛的放射部位13.以下关于心肌梗死急性期护理正确的是:()A,绝对卧床休息3-5天B,卧床进行大小便,避免情绪激动C,清淡容易消化饮食,避免动物内脏及油腻的食物,忌饱餐D,持续心电监护,吸氧,注意病情变化14.下列哪项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确诊价值()A.心电图B.超声心电图C.心脏彩超D.冠状动脉造影15、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术后的患者,其患侧指脉氧检测结果低于()时应立即通知医生A.95%B.90%C.80%D.60%16、硝普钠治疗心力衰竭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血压,减轻后负荷B、增加心肌收缩力C、降低心脏前后负荷D、减少回心血量17、急性左心衰的紧急处理措施哪项有误()A、休息:取平卧位B、镇静:吗啡5~10毫克皮下或肌注静推C、吸氧:6~8L/分钟,酒精湿化D、利尿:速尿20~40毫克静推18、右心衰病人常有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是由于()A、肺循环瘀血B、胃肠道瘀血交感神经反射增强D、迷走神经反射增强19.急性心肌梗塞早期(24小时内)病人死亡原因主要是:()A.心力衰竭B,心源性休克C,心律失常D,心脏破裂20,急性左心衰的紧急处理正确的是()A抬高下肢B加快输液C加大氧流量D报告护士长中国美术史一、名词解释:1、曹家样曹仲达是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他以画梵像著称,被誉为“曹家样”。人称其“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谓之“曹衣出水”。即运用稠密的细线表现薄质贴身衣褶,有如刚从水中出来一样。“曹家样”概括了佛教艺术在最初传入的几个世纪里中外交融的艺术风格。2、顾恺之顾恺之是东晋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早期的绘画理论家。他的画以传神精妙著称,并提出了“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著名绘画思想。传有后人摹临的作品《烈女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迁想妙得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艺术创作思想。所谓“迁想妙得”,即在艺术创作中,作者必须通过联想、移情、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体验、神思交融,由此而达到传神的境界。4、以形写神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形神关系论。强调人物画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即“传神”必须要通过一定的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形神兼备。5、《画品》南齐谢赫撰写的《画品》是中国最早的有关绘画艺术的品评专著,书中论述了绘画的社会功能,提出了绘画的品评标准“六法”,并以此为依据,把魏晋以来的27位画家分为六个品第,各论其优劣得失。6、谢赫“六法论”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后来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