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上传人:yy****2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周测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周测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周测三(满分100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12题共48分)1、(2010广东韶关模拟)“和”是儒家在探究“天人”“人人”“人我”关系中总结出来的处世智慧。其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长幼有礼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A①②B①③⑤C②③④D④⑤2、(2010广东韶关调研)学生子游对孔子前后言论不一提出批评,当时批评孔子的人不少,有人还骂他是丧家之犬,但是自汉代以后不断为孔子溢美,孔子成为天下第一圣人。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孔子时代人们不把他当圣人看B被溢美的孔子不是真实的孔子C孔子不断被溢美的过程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D孔子自诞生起就成了政治符号,失去原有的真实3、古代中国的思想始终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展开。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无为而治,严刑峻法B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C仁者爱人,兼爱非攻D天与人“不相胜”,仁者爱人4、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对这一思想准确的理解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认为民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5、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D各自为政,加强治理6、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7、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8、若是走在明朝晚期的大街上,随口提到李贽这个名字,别说儒林学士了,就是贩夫走卒,都会双眼放光:”李贽又出畅销书了?还是上讲坛品孔子了?”热烈之情溢于言表。李贽思想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究其原因在于()A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开一代朴实学风之先河B以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C从明亡的历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D向正统思想挑战,强调人正当的私欲9、清初学者唐甄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A重农抑商B农商皆重C经世致用D重商抑农10、(2010广东深圳调研)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A尊道礼佛之风盛行B心学广泛传播C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形成D出现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11、明清时期,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在反思和批判旧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①以天下为己任②凡为帝王皆贼也③是非决于学校④经世致用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2、(2010广东广州模拟)分析下列条件: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27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