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2.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琵琶行导学案2.doc

琵琶行导学案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琵琶行导学案一、学生自学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________,晚年号________。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________诗人。他倡导“________著有《________》。有“《”运动,主张“________,________”。》、”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在文学上白居易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2、写作背景及文体知识: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姆吲鲜榍肭蠹┎缎资郑找栽街把允碌淖锩槐?为江州司马。这件事对白居易影响很大,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从此他早期的斗争锐气逐渐销磨,消极情绪日渐增多。五年后,宪宗去世,穆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歌、行都称歌行体,属于古体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可叙事,可抒情、议论。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都,,是歌行体。3、加点字注音琵琶(..浸月(.银篦(.)湓浦(..)悄无言(.)钿头(.)铮铮(..)转轴(.)湓江(.)倡女(.)慢捻(.)悯然(.)霓裳(..))迁谪(.)西舫(.)荻花(.)红绡(.)))呕哑嘲哳(....4、解释加点字左迁.贾人..委身..1因为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银屏乍破水浆迸.如听仙乐耳暂明.低眉信手续续弹.老大嫁作商人妇..凄凄不似向前声...间关莺语花底滑..暮去朝来颜色故..却坐促弦弦转急.5、逐段研究,用七言概括各段内容。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6、找出文中三次描写琵琶女演奏的诗句1)、一闻琵琶:2)、二闻琵琶: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琵琶女出场②找出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3)三闻琵琶:7、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诗句。8、找出文中的主旨句:2。三、边练边清、巩固提高边练边清、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和作者自己不幸身世和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忽闻水上琵琶声”,侧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第二次当“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弹奏后,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凄凄不似向前声”,作者又用“满座重闻皆掩泣,________”作侧面描写。4.“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以景色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B.以听众的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激昂。C.以景色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以听众的静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四、能力提高1.《琵琶行》序言中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一句,与这句话相呼应的一项是()A.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B.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C.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琵琶行》序言中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写作动机。对诗人的写作动机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是为了排遣自己谪居江州后的郁闷心情。B.是为了抒发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3C.既是为了表达对琵琶女悲惨遭遇的同情,又是为了抒发自己与琵琶女共有的“天涯沦落人”的感情。D.以上三种都不是,写此诗只是一种偶然事件引起的灵感的触发。3.下列几组中最能体现“歌行体”的主要特点的一组是()(1)篇幅较长(3)音节、格律有严格规定(5)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A.(2)(3)(4)(6)C.(1)(4)(5)(2)篇幅较短(4)句法往往长短参差,富于变化(6)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B.(1)(3)(4)(6)D.(1)(3)(5)五、课外拓展:1、找出文中所用的描写方法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