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pdf

小学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2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乃、熏”等5个会认字和“祭、乃”等8个会写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示儿》。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示儿》。教学难点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怀。教学策略1.教学时,先简介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认识当时的社会环境,为理解诗歌内容及诗人的感情做好铺垫。2.在反复的吟诵、朗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诗歌的表达特点。3.抓住语言训练的关键点、内容理解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扎实的、有层次的语言训练。课前准备1.根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查阅三位诗人的相关资料:他们诗人的时代状况,收集诗人所写的忧国忧民的诗篇。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读课文生字,准确朗读三首古诗,读出古诗节奏。2.借助教材注释和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理解《示儿》的大概意思。3.感受《示儿》的意境,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4.习得古诗学习的策略。教学过程一、准确朗读明节奏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情感。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扫清朗读障碍。重点正音:擞sǒu书写“祭”和“熏”字并扩词3.学生自由朗读三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4.课件出示《示儿》和《题临安邸》,指两名学生朗读古诗,听评正音。5.全班齐读两首古诗,感受两首古诗的朗读节奏,交流后课件明确两首诗的节奏。6.课件出示《己亥杂诗》,指名朗读,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与前两首诗朗读节奏的差异。7.归纳古诗学法第一步——准确朗读有节奏(板书)。二、查阅资料知背景1.谈话引出古诗学法第二步——查阅资料知背景(板书)。2.学生交流三位作家的资料和时代背景,教师适时用课件出示三位诗人的简介,学生齐读、指名读,抓关键信息。3.课件展示《清明上河图》的截图,抽生说说看图感受,引导学生感受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繁荣。4.播放视频《靖康之耻》,让学生了解北宋王朝的灭亡和南宋王朝的建立和社会状况。让学生充分了解陆游和林升两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5.课件再次出现三首古诗,让学生带着了解背景后的感受再读古诗。三、注释回文解诗意1.评价学生的朗读,适时问学生《示儿》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古诗题目的意思,并述说从题目中获取的什么信息。2.学生交流后明确书页上的注释是理解古诗的拐棍,明确古诗学法第三步——注释回文解诗意(板书)。3.学生将重点注释在书页上勾画、批注,理解《示儿》诗意。(板书:示儿)4.学生交流,课件出示,重点理解理解“元、但、乃”的意思。5.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陆游临终嘱咐儿子的情景。四、入情入境诵诗情1.课件出示《示儿》朗诵视频,提问:你在这一封遗嘱中听到了什么?2.逐句缩减,理解遗愿。(1)如果陆游只能对儿子们说三句话,留下哪三句?(2、3、4)(2)如果只能说两句话,留下哪两句?(3、4)(3)如果只能说一句话,留下哪一句?(4)(4)陆游的遗愿是什么?(板书“北定中原”)3.浓缩情景感悟“悲”情。(1)一个人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留下什么样的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学生结合资料交流,教师适时介绍:乾道二年,陆游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引导学生体会陆游“国”重于“家”“国家至上”的伟大情怀,而这种情怀是非常人所能做得到的。(2)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辞世,心情一般会万分悲哀,而陆游的“悲”有何不同?引导学生体会陆游“悲”情背后的复杂情感: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为“王师北定中原日”而“悲壮”;为“家祭告慰”而“悲欢”。(3)既然说死后万事皆空,为何独独要“悲”?引导学生从“空”与“悲”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超越个人生死、超越个人情感、超越家庭悲欢的伟大情怀。这个“悲”是民族之情,是国家之爱!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4)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引导从这“不可知”与“告乃翁”的矛盾冲突中,感受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情感天动地、可泣鬼神!4.有感情地诵读诗句,并归纳古诗学法第四步——入情入境诵诗情5.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陆游五十二岁,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之后仍为国担忧,为了表现要效法诸葛亮北伐,统一中国的决心,挑灯夜读《出师表》,挥笔泼墨,写下《病起书怀》,课件出示诗歌,老师朗诵。(2)诗人从20岁,一直盼到85岁。这65年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