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解析几何的教育价值解析几何的课程目标与大纲比较(必修2):1、课标对倾斜角的定义比大纲更简洁;2、大纲中利用了向量工具对斜率公式简洁证明,课标在三角函数背景下推导;3、课标对直线位置关系的研究降低到斜率都存在的条件下判定;4、课标不再要求“直线到直线的角”和“两直线的夹角”,不再对直线位置关系作定量研究,只研究特殊位置关系(平行和垂直);5、课标增加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与大纲比较(选修1-1文科):将“掌握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变为“了解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们的简单几何性质”降低了难度.解析几何知识要求2.考试要求3.解析几何新增和删减降低知识4.解析几何新增知识考查定位2012年2013年.(二)解析几何在高考中的考查内容控制在《课标》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如3:2012年湖南卷数学(文6)2、《课标》因新增很多内容(函数零点、三视图、程序框图等)考查热度不减,解析几何题数量减少,且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交汇命题,也不一定面面俱到。2012年广东、辽宁、福建、北京、山东,2013年辽宁、四川的理科数学就减少到了一小一大两个题。如6:2013年四川卷(理6)3、《课标》对圆锥曲线定义主要是第一定义,大大弱化了第二定义。教材虽然有两个分别关于椭圆和双曲线的第二定义的例题,但从2012年、2013年各省市试题看,需用第二定义解题的地方很少。除抛物线外,教材没有定义“准线”概念,“化斜为直”的解题技巧随之淡化。如12:2013年四川卷(文9)如13:2013年重庆卷(理7)(五)解析几何在课改后由于数列、不等式难度的降低,其压轴地位在逐渐提升。(六)解析几何在课改后在知识面上拓广了,增加了极坐标和参数方程。如15:2013年广东卷(理14)解析几何复习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