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PPT.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PPT.ppt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优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穿刺置管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途径锁骨上路锁骨下路特别提示颈内静脉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特别提示颈外静脉贵要静脉缺点导管成功到达适宜的中心位置仅达60-70%,容易形成血栓和炎症,不宜长期保留。并发症的防治用外套管针穿刺时,皮肤戳口要足够大,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使套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无明显阻力,否则会由于套管针通过坚韧的皮肤时引起套管口的裂开造成穿刺失败。起自手背静脉网沿前臂内侧上行,通常是两支,到达肘前时合而为一在肘部与肘正中静脉相连,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上行至上臂中点,穿过深筋膜,沿肱动脉内侧上升形成腋静脉。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置管时将将导管送入胸腔内,或在术后数日导管脱出至胸腔内。5cm(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进针。如果试穿未成功,将针尖退到皮下,再向外偏斜10°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后缘,常能成功。右侧无胸导管而且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段几乎为一直线,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为低,故临床上常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尤其是放置Swan-Ganz导管更为方便。右侧无胸导管而且右颈内静脉至无名静脉入上腔静脉段几乎为一直线,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为低,故临床上常选用右侧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尤其是放置Swan-Ganz导管更为方便。起自手背静脉网沿前臂内侧上行,通常是两支,到达肘前时合而为一在肘部与肘正中静脉相连,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上行至上臂中点,穿过深筋膜,沿肱动脉内侧上升形成腋静脉。此时可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此切迹就是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附着点)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病人取仰卧位,右上肢垂于体侧,略向上提肩,使锁骨与第一肋间的间隙拉开。用外套管针穿刺时,皮肤戳口要足够大,包括皮肤全层和皮下组织,使套管针通过皮肤及皮下组织时无明显阻力,否则会由于套管针通过坚韧的皮肤时引起套管口的裂开造成穿刺失败。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防治并发症的防治并发症的防治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外侧缘作一连线,锁骨上缘作一连线,平分两条连线的夹角为进针点。此时可利用锁骨内侧端上缘的小切迹作为骨性标志(此切迹就是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附着点)颈内静脉正好经此而下行与锁骨下静脉汇合。起自手背静脉网沿前臂内侧上行,通常是两支,到达肘前时合而为一在肘部与肘正中静脉相连,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上行至上臂中点,穿过深筋膜,沿肱动脉内侧上升形成腋静脉。外周静脉易见易触膜,所有医护人员均有穿刺经验,无重要生命结构,并发症少等。起自手背静脉网沿前臂内侧上行,通常是两支,到达肘前时合而为一在肘部与肘正中静脉相连,沿肱二头肌内侧缘上行至上臂中点,穿过深筋膜,沿肱动脉内侧上升形成腋静脉。锁骨下进路穿刺时,进针过深易误伤锁骨下动脉,可在锁骨上压迫止血,若同时穿破胸膜势必会引起血胸。此点可穿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无名静脉。锁骨下进路穿刺时,进针过深易误伤锁骨下动脉,可在锁骨上压迫止血,若同时穿破胸膜势必会引起血胸。缺点导管成功到达适宜的中心位置仅达60-70%,容易形成血栓和炎症,不宜长期保留。固定导管时要注意固定牢靠,不要脱管。应掌握多种进路的穿刺技术,不可强调某一进路的成功率高而进行反复穿刺,这样可造成局部组织的严重创伤和血肿。5cm处穿过深筋膜,垂直注入锁骨下静脉。经反复测试无误后便可置管。缺点导管成功到达适宜的中心位置仅达60-70%,容易形成血栓和炎症,不宜长期保留。锁骨下进路置管到位率较低,导管可进入同侧颈内静脉、对侧无名静脉。并发症的防治谢谢观看!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