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案第三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doc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第三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doc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第三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管理信息系统PAGE20第三章MIS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1、正确认识组织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所处的阶段,明确是什么原因促使组织需要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对于所需要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如何进行可行性研究,如何从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进行系统规划。2、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常用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使用工具,理解各种规划方方法所适用的范围。理解功能/数据的目的,学会使用U/C矩阵的建立、校验、求解过程;掌握新的管理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含义和内容。3、业务流程重组既是一种管理思想,也是一种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通过业务流程重组内容的学习,认识业务流程的重组,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性。4、深刻认识开发方法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与应用的重要性,对开发方法的体系结构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5、使学生掌握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特点、优缺点、适用范围。教学重点:1、系统规划的内容和作用,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各种规划方法的基本思想、规划过程和工具。2、业务流程重组的实质、技术、适用条件。3、介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结构体系,各种开发方法的基本思想、开发过程、适用范围。4、系统开发具备的基本条件、开发策略和合作伙伴的选择。教学难点:1、U/C矩阵的建立,逻辑模型及其内容。2、各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3、在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方法的选择,各种开发方法之间的关系。4、系统开发组织和项目管理。§3.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概念3.1.1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般要经历若干阶段,即所谓的诺兰(Nolan)阶段模型(如下图所示)。阶段1初装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此时,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一般,初装阶段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阶段2蔓延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初见成效,“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促使组织的事务处理能力加强,这就是“蔓延”阶段。“蔓延”阶段的特点:=1\*GB2⑴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2\*GB2⑵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3\*GB2⑶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阶段3控制——对计算机数量的控制。“控制”阶段的特点:=1\*GB2⑴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整个组织的系统建设,其组成一般为:组织的高层决策者+职能部门负责人;=2\*GB2⑵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解决“蔓延”中产生的问题(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3\*GB2⑶Nolan认为,该阶段比较缓慢,但,它是计算机管理转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阶段。阶段4集成“集成”阶段的特点:=1\*GB2⑴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2\*GB2⑵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阶段5数据管理应该是: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数据存储、检索、处理和维护等。阶段6成熟应该是:形成了完善的IS,可以为各个管理层次提供信息。其中,前四个阶段是Nolan于1973年提出的。1980年,随着计算机应用在美国的普及,Nolan又补充了后两个阶段。由于当时的美国也仅处于第四阶段,所以,Nolan没能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此外,Nolan还给出了上述模型中的六种“增长要素”:=1\*GB2⑴计算机软硬资源;=2\*GB2⑵应用方式——批处理/联机处理;=3\*GB2⑶计划控制——由近及远的计划;=4\*GB2⑷MIS的地位——由“从属”部门变为“独立”部门;=5\*GB2⑸领导模式——技术领导参与到组织的上层;=6\*GB2⑹用户意识——从基层到高层发生变化。综上所述,该模型总结了发达国家IS的发展规律。一般认为,它的各个阶段是不可跳越的(?),其作用是用于判断企业当前处于何种状态,以指导其MIS的建设。3.1.2开发MIS的策略一般认为,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1\*GB2⑴“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A.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B.逐步向高级建设,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一般,处于“初装”和“蔓延”阶段的企业,都采用这种策略。优点:能保证最终的系统可以运行——尽管所开发的系统不十分完美。缺点:A.缺乏整体的优化;B.开发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工作。=2\*GB2⑵“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协调的开发策略。其特点是:注重整体性(从整体到局部考虑问题);能找出合理的“信息流”。优点:A.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