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图7-1呼吸系统结构肺泡结构电镜下分为:Ⅰ型细胞(扁平细胞)Ⅱ型细胞(分泌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泡孔Lamber侧管呼吸膜(图7-2)血气屏障;分为六层:表面活性物质、液体分子层、肺泡上皮细胞、间质、毛细血管基膜和毛细血管内皮图7-2呼吸膜示意图二、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基本原理(一)吸收1.气态化学物气体毒性作用的形式,取决于它在呼吸道沉积的部位。如SO2;O3和NO2;CO和H2S沉积部位,取决于它的水溶性(水溶性差的,沉积部位深)吸收速度,取决于它的脂溶性(脂溶性强的,吸收快)2.气溶胶微粒大小药物微粒或小滴(气溶胶)在呼吸道沉积的部位,主要取决于微粒大小。微粒大小的描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和几何标准差(δg)δg:多分散气溶胶的一种度量;计算方法:δg=84.1%微粒大小/50%微粒大小注意:沉积到呼吸道之前,微粒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如NaCl沉积机制:拦截:如纤维,取决于纤维长度碰撞沉降扩散:微粒直径≤0.5μm微粒大小与沉积部位没有十分明确的关系,大致如图所示(图7-3)鼻咽区(5-30μm)惯性冲击影响因素:呼吸方式(安静呼吸时;运动时;屏气时)气道直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吸入刺激性物质)(二)代谢转化外源性化学物的酶系,如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细胞色素b5、NADPH-细胞色素b5还原酶。(三)清除清除机制:1)从呼吸道清除微粒被清除到胃及胃肠道;淋巴管及淋巴结;肺的血管系统。2)从机体清除咳嗽;擤鼻涕清除系统1)鼻咽和支气管纤毛运输系统粘液纤毛清除机制2)肺泡运输系统肺泡巨噬细胞(四)蓄积在肺脏富集某些外源性化学物,即为肺的蓄积作用,如百草枯。三、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分类及其机制(一)气道反应部位:气管和大支气管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参与介质:cGMP(鸟甘酸环化酶)、cAMP(腺甘酸环化酶)、NO、组胺、前列腺素、白介素和P物质(二)肺水肿部位:呼吸膜机制:肺泡-毛细血管屏障通透性增加后果:肺结构和功能的急性损伤;水肿消退后遗留的异常。评价指标:肺含水量的测定(四)肺癌可能机制:1)活化的致癌剂或其代谢产物引起DNA损害;2)活性氧引起DNA损害研究手段:1)肿瘤组织的检测;2)人支气管细胞培养呼吸道损伤的机制1)沉积,直接作用沉积部位是评估吸入物对人体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谢3)肺氧化性毒性机制产生有害的活性氧自由基,导致一系列失调且有破坏性的氧化作用。如O3、博来霉素、百草枯对肺的毒性作用,以及石棉纤维致癌、致纤维化作用。肺毒性的介质1)转化生长因子β(TGH-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纤维化2)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肺上皮细胞的损害3)前列腺素E2、白三烯——肺细胞内信号传导4)细胞表面粘附因子(1)博来霉素肿瘤化疗药;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甚至呼吸衰竭损害结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Ⅰ型肺泡细胞的坏死,形成水肿和出血,迟延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增殖,最后肺纤维化使肺泡壁增厚可能机制:肺缺少使博来霉素灭活的酶对策:应用期间定期检查肺部情况,停药后注意随访;一旦发生肺部毒性反应,立即停止化疗并用激素治疗(2)环磷酰胺抗癌药和免疫抑制剂;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和肺纤维化可能机制:由细胞色素P450代谢成丙烯醛等活性代谢物,启动脂质过氧化作用(3)吗啡大剂量可引起支气管收缩,诱发或加重哮喘,可能与其促进柱状细胞组胺的释放有关。附:其它肺毒物1.百草枯除草剂;肺脏蓄积作用强;被Ⅰ型和Ⅱ型肺上皮细胞摄取、活化,通过肺氧化性毒性机制引起肺损害;急性作用呈肺水肿,慢性作用呈肺纤维化;特征:弥散性间质和肺泡内纤维化2.石棉、二氧化硅等工业肺毒物引起肺损伤的气源性毒物四、呼吸药给药器具的安全性评价给药器具的安全性评价(一)非水性液体制剂(二)水性制剂(三)干粉制剂(四)改变制剂的包装及包装材料(五)与呼吸药赋形剂改变有关的问题一、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肺泡和呼吸膜二、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基本原理吸收:微粒沉积(沉积部位和机制);代谢;清除;蓄积三、药物对呼吸系统毒性作用的分类及其机制类型(急慢性);呼吸道损伤的机制;肺毒性介质;代表性肺毒性药物(博来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