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络丛乳头状瘤幻灯片.ppt
上传人:15****92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15K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脉络丛乳头状瘤幻灯片.ppt

脉络丛乳头状瘤幻灯片.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脉络丛乳头状瘤papillomaofchoroidplexus脉络丛组织由特异性的脑室神经上皮分化(fēnhuà)而来,有作者认为是某段脑室壁的室管膜细胞衍化形成,其主要的功能为分泌脑脊液。脉络丛乳头状瘤可发生于脉络丛上皮或脑室壁胶质细胞,多具有分泌脑脊液的特性。WHO分级I是发生于脉络丛上皮的良性肿瘤。见于脑室系统及脑桥小脑角等处。肿瘤多呈实质性,一般体积不大,结节样生长,和周围组织间有明显的分界。瘤组织呈红色,表面颗粒状,有绒毛,亦有人称之为桑椹状。切面粗糙,质地较脆,可见(kějiàn)囊变和出血坏死、钙化。显微镜下可见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围绕纤维血管核构成指样乳头状结构。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多见,主要见于(jiànyú)10岁以前,男性多于女性,本病发病率较低,占神经上皮性肿瘤的1%-2%。本病的好发部位因年龄而有所不同,在儿童多见于侧脑室而在成人多位于第四脑室。肿瘤在侧脑室者多位于三角区。发生后颅凹的脉络丛乳头状瘤除可见于第四脑室内外,亦可见于桥脑小脑角区,第三脑室者较少见。由于脉络丛组织的胚胎残余异位发展,使得肿瘤偶见发生于大脑凸面。肿瘤还可由蛛网膜下腔播散:原发脑室内病灶直接侵犯邻近(línjìn)脑脊液池原发脉络丛乳头状瘤脑脊液种植脑室内病灶通过路氏孔突入桥小脑角池、鞍上池临床表现(2)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局限性神经系统损害的表现因肿瘤所在部位而异。肿瘤生长在侧脑室者半数有对侧轻度锥体束征;位于第三脑室后部者表现为双眼上视困难;发生于于后颅凹者表现为走路不稳、眼球震额及共济运动障碍等。个别位于侧脑室者可表现为头部包块。本病临床上可见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肿瘤多位于脑室内,有的可移动,故有些病人表现为头疼突然加剧、缓解(huǎnjiě)。少数有强迫头位。CT检查(jiǎnchá)MRI检查(jiǎnchá)鉴别(jiànbié)诊断4.血管母细胞瘤:位于脑室内者十分(shífēn)罕见,发病年龄较大,常见囊变。5.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尾状核孟氏孔区,肿瘤内及脑室壁斑片状钙化为其特征。6.脑室内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少见,肿瘤边界清楚,强化不明显。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