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文档]国内油管管端加厚线的生产PPT.ppt
上传人:天马****23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优选文档]国内油管管端加厚线的生产PPT.ppt

[优选文档]国内油管管端加厚线的生产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内油管管端加厚线的生产1.文献综述油管管端加厚的种类①内加厚、外加厚、内外加厚三种。②目前国内油管使用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是管端外加厚。国内油管管端加厚的生产特点①二次加热二次加厚成型例如;吐哈油田公司机械厂②二次加热一次加厚成型例如;湖南衡阳钢管公司控温与烧嘴的火焰长度、空燃比例阀的调节、助燃空气压力、天燃气的纯度及流量有关。活性高、黏度大的润滑剂在塑性变形的高压下才能保证不被挤出。油管管端外加厚镦粗原理连接处使用寿命,避免该处断裂。加热长度≤350mm旋转式外淋+内喷水冷却①管端加厚分为内加厚、外加厚、内外加厚三种。面板操作分为调整、手动、半自动、自动四种。空燃比例的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大部分企业仍采用非加厚无缝管端部直接加工螺纹法,减少管壁厚度和有效承载面积,降低接头处连接强度,导致生产的油管寿命短。ⅰ)使摩擦表面具有最大的活性和足够的黏度。tn≤(1.②目前国内油管使用最多、技术最为成熟的是管端外参照加厚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当然可以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控温与烧嘴的火焰长度、空燃比例阀的调节、助燃空气压力、天燃气的纯度及流量有关。粗时的要求。与钢管的壁厚、装炉量、材质有关。助燃空气压力太大,会造成烧嘴喷出的火焰长度厚度增大或熄灭烧嘴;国内油管管端加厚的生产品种及能力1.品种①输油油管、加厚套管、钻杆例如;吐哈油田公司机械厂,宝钢无缝厂②输油管、加厚套管例如;湖南衡阳钢管公司,山东胜利油田总机械厂2.能力吐哈油田公司机械厂2.5万吨/年宝钢无缝厂4万吨/年湖南衡阳钢管公司3万吨/年国内加厚油管市场前景大部分企业仍采用非加厚无缝管端部直接加工螺纹法,减少管壁厚度和有效承载面积,降低接头处连接强度,导致生产的油管寿命短。难以满足深油井的作业使用;加厚油管克服了上述的不足,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止2011年9月,低钢级加厚油管市场价7600元/吨,而低钢级非加厚套管为5600元/吨。我国油井管年需求量一般在88万t左右。其中每年需套管约62万t以上,油管23万t左右,钻杆及钻铤3万t左右。市场上对加厚油管数量上需求增多,同时对加厚油管质量上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2.我们厂实际情况油管管端加厚的特点①管端外加厚②二次加热一次加厚成型生产加厚油管的品种及规格生产能力节奏:≥110根/小时;年产量:约4万吨主要技术参数加厚机:夹紧力最大500吨;镦粗力最大250吨;工作压力27Mpa;装模高度990mm;压机内宽1550mm;垂直行程500mm(MAX)水平行程650mm;水平缸最大速度250mm/s水平缸中心(冲头中心)高1000mm中频感应加热炉:加热温度1、3号炉室温~750°C;2、4号炉700~1250±10°C加热时间20~28s加热长度≤350mm加热功率1、2、3、4号炉都为250KW加热频率1、3号炉1000Hz;2、4号炉2500HZ感应圈行程650mm大车行程2500mm石墨润滑系统:石墨乳化剂粒度1500目左右;纯度大于96%水质无颗粒杂质的纯净水石墨和水的配比体积比约1:3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的操作操作室中有两个操作面板、一个PLC电源柜、一个电脑面板和一台工控计算机。面板操作分为调整、手动、半自动、自动四种。现场配有若干个操作箱,主要为本地操作(手动和半自动)。操作时可按照加厚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和中频炉使用说明书执行。在实际生产中,随时可能发生突发事故,要灵活多变的操作。注意:自动操作时,必须满足自动的起始条件,方可自动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参照加厚线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当然可以灵活多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更换模具主要为夹紧模、加厚模、冲头。3.工艺的探讨镦粗前加热工艺参数(1)加热温度防止管端脱碳、氧化、过热、过烧等缺陷,要有一定的塑韧性,为此需充分获得奥氏体组织。一道次预热温度范围:700~850℃可暂定为750℃二道次终热温度范围:1150±20℃可暂定为1170℃(2)加热长度加热长度过短,加厚型腔内镦粗部分充满不足,局部内凹或拔模力太大,最终导致加厚失败或设备损坏。加热长度过长,夹紧油管部位变形,镦后,毛刺太多或通径规无法通过。根据国内其他企业的生产油管的经验,Φ73.02管,暂定210~280mm:Φ88.90管,暂定为210~275mm。(3)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过长,容易使管端脱碳、氧化、过热、过烧等缺陷;加热时间过短,奥氏体转变不充分,塑韧性达不到镦